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2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的《出三藏记集》为苏晋仁、萧练子二先生所点校,为目前通行的唯一整理本。但是其中某些标点和校勘仍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52.
《全宋笔记》收录了《宾退录》(即"新版《宾退录》"),反映了《宾退录》的最新点校成果。但其在校勘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包括形近讹误,脱字,误把小字作正文,文字乙倒,避讳字处理前后不统一,非避讳字而误改等方面,希望有助于《宾退录》的整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53.
陈沆的生卒年是(1785-1826),年寿42岁。他是清代律赋四大家之一,并非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诗比兴笺》和《近思录补注》两书与陈沆并非毫无干系,只能说书是魏源出于对亡友的情谊,在陈沆曾经动手写过的零星、片断草稿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补益而成的。  相似文献   
54.
18世纪日本汉学家冈岛冠山精心设计,成套编写了一系列的汉语教材,《唐语便用》(又称作《唐话便用》)便是其中的一种。由于作者编写的初衷主要是为当时的唐通事量身定做,因此,该书的两大特点便是实用和富有生活气息。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很好地认识到它在近代语音研究中的价值,本文运用互校、不同版本比较及相关音韵知识对该书部分字音进行校订。  相似文献   
55.
本以《敦煌变校注》为范本,参照《英藏敦煌献》、《法藏敦煌西域献》、《俄藏敦煌献》以及《敦煌宝藏》所收敦煌原卷照片,指出《敦煌变校注》录方面的疏误。  相似文献   
56.
宁可、郝春文等整理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校勘精当,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由于敦煌卷子本身并不很清晰,况该书汇集的写本众多,且亦存在多个副本,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本文提出17例略加考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57.
楚辞校勘献是楚辞学献的基础。楚辞校勘献可分三类:一是善本,包括写本,刘本(影印本)、批校本等;二是校勘述,包括专、笔记、札记等;三是四部典籍所引之楚辞正及王逸注。兹对上述一、二类献略加整理。  相似文献   
58.
59.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60.
《五经文字》中的音切材料是我们考求中唐时期汉语语音的重要依据。该书虽为官制,但在千余年的流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一些手民之误。现存集成本、荟要本与四库本等基本能够反映《五经文字》的全貌。校勘其中10处讹误音切,简要辨析此10处文字异体及同音、同韵替代现象,可以发现字形相近是上述异常音切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