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57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一、借书园及<借书园藏书目> 借书园又名"藉书园",藉,就是借.周永年一生都与书籍打交道,所购所藏的图书达到10万卷,可以说是山东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大家.他作<儒藏说>,倡言纂修<儒藏>,希望古人的著述能世代相传,永不散失,也希望天下的读书人不再为借书难所困扰.他不仅首先倡导,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实践,于是约曲阜的绚皂文解字>大家桂馥一起买田建"借书园".  相似文献   
82.
陈垣(1880-1971年),字援庵,广东新会人.书斋号"励耘书屋",故人称"励耘主人"或"励耘翁"[1].陈垣自幼好学,6岁入私塾,12岁时得见<书目答问>,遂以此为师,摸索求书阅读.  相似文献   
83.
对读法是根据古籍的形成与传播实际、汉语历史演变实际总结出来的传统读书方法。运用此法,可便捷地解决文字校勘、语词训估与考据诸方面的问题。博览群书、善于利用书目,是掌握此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刘氏父子校理图书、编撰目录等工作与两汉经今古之争的关系,来探讨我国古代目录学是如何被当时的学术思想所影响以及它又如何反作用于当时的学术思想的。  相似文献   
85.
《宋书》目前通行的本子是中华书局标点本。此本乃点校精审,为学界所公认,然因卷帙浩繁,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比如,常常径据他书改动原文,尤其是径据类书改动原文,用这种方法校勘,所得结论易与事实不符,本文试就此类问题以及其它一些校勘问题与之讨论,共计校勘札记12条。  相似文献   
86.
唐宋词真迹今天已很少见,古籍文献特别是唐宋文献对唐宋词真迹的记载,可视为是唐宋词真迹保存的一种方式。文献记载的唐宋词真迹,在校勘、还原、鉴赏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如李煜?临江仙?词的创作场景,黄庭坚?念奴娇?词“爱听临风笛”之“笛”、?西江月?词“杯行到手莫留残”之“莫留残”,秦观?踏莎行?词“杜鹃声里斜阳暮”之“斜阳暮”等。词人词作真迹记载,不仅可以据之考察词作初创之面貌,还可以考察词人笔迹,了解其书法水平,并进一步考察词人人品、情趣。  相似文献   
87.
班固作<汉书>,汉初部分多袭<史记>,因此<史记>与<汉书>重合的部分,成为研究<史记>版本、校勘、史实出入的好材料,并可能由此窥见<史记>原貌.本文仅就<史><汉>异文略作考辨.不当之处,尚祈指正.  相似文献   
88.
王念孙在校勘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后人难以望其项背,但也偶有推断不妥或失误的地方。王氏校勘出现的一部分偏误在一定程度上与他对语法的理解有关,因其不能够全面地或真正地从语法角度去分析,而做出了值得商榷的论断,此外,有些偏误还与他利用其他文献来校勘有关。  相似文献   
89.
柳宗元的<道州文宣王庙碑>及<道州毁鼻亭神记>,都是应当时道州刺史薛伯高的邀请而作的.由于原文的记载及宋人韩醇的注释有误,致使它的写作年代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且大都做了错误的判断.其实,要确定它的写作年代,首先要确定薛伯高出任道州刺史的年代,然后再根据原文中所提供的叙事线索、唐代祭孔惯用的时月及干支纪日来反复考查,才能最后正确地核定.本文经过反复而详尽的考辩,认为薛伯高于元和七年就任道州刺史,<道州文宣王庙碑>应作于他元和九年秋"祭新庙"之后,而<道州毁鼻亭神记>却作于他到任后不久.这符合柳宗元的记述,也再一次证明原文记载、韩醇注释及今人校勘、系年的错误.  相似文献   
90.
沈家本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法律文献学家,在目录编修、法律校勘等方面作出过较大的贡献。长期的藏书、校书、著书活动,使他比一般学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校勘法律文献的重要性。他校勘法律文献的经验比一般学者丰富,校勘法律文献的方法也比一般学者科学、缜密,因此他取得了丰硕的校勘成果。沈家本校勘法律文献的主要方法是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