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30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563篇
教育   44391篇
科学研究   3772篇
各国文化   958篇
体育   14481篇
综合类   3821篇
文化理论   723篇
信息传播   9080篇
  2024年   377篇
  2023年   1355篇
  2022年   1019篇
  2021年   1306篇
  2020年   1466篇
  2019年   1534篇
  2018年   804篇
  2017年   1177篇
  2016年   1367篇
  2015年   2466篇
  2014年   6014篇
  2013年   4963篇
  2012年   6088篇
  2011年   6502篇
  2010年   5586篇
  2009年   5666篇
  2008年   6729篇
  2007年   5157篇
  2006年   3978篇
  2005年   3465篇
  2004年   2481篇
  2003年   1817篇
  2002年   1640篇
  2001年   1424篇
  2000年   1238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299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18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论中国之武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成 《武当》2003,(8):40-41
我是一位巴西华侨,出于一片赤子之心,不忍看到中国之瑰宝——中国武学日趋湮没失传而感到痛心,才不惜一切寄给《武当》这篇稿件,作为进见之礼。同时愿意借助此稿提醒诸多的武学同好,要分清、明了什么属于武术,什么属于武学。这是两个本质截然不同的体系。为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2.
当今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趋势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和影响。全球化浪潮一方面拓宽了文化的视角,凸现了人文精神中的人类整体意识,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危机和失落。这一点,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国术没落     
就在“散打王”、“中美对抗”等比赛举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作为国粹的传统中华武功却正逐渐在流失  相似文献   
24.
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刚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56-157,160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环境因素,它主要由儒家、道家和禅宗文化构成,具有中庸和平、泛道德性、人文精神、非独立性、静止停滞、乡土情结等特质,通过研究它的理性因素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和非理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探讨在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5.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好奇,也带来了人们的困惑与争议。它的发展,对传统文学发生了深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27.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问座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北京市的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运行效果与质量进行一次整体的评价与研究。调查表明: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整体的运行情况良好,为北京市的体育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最后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8.
话说报纸副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关元 《新闻记者》2003,(10):33-33
时下,人们对报纸的副刊缺乏孜孜以求刻意经营的精神。尤其是文史副刊,经营乏术,日趋衰落。然而回顾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一些左翼作家和老报人却深知个中三昧,是十分重视副刊潜在的人文熏陶作用的。 据悉,一些业外人士爱读行业报,甚至长期自费订阅,就因其副刊办得好,人们爱看它的副刊。因为副刊比正刊轻松活泼、有趣味性、可读性强,起着“味  相似文献   
29.
明目经验方     
郭其琳 《武当》2003,(4):54-54
眼力,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眼如果不灵活,就容易给人以可乘之机。因此一谈到习武之事,就必然身手眼三法并论。眼睛是心之苗,心灵机巧的人,眼睛必然流利灵活,心灵钝拙的人,眼睛也沉滞无光。只是,心灵的巧拙,眼神的灵滞,都是基于天赋,而不是可以任意求得的。那么,有没有变钝拙为机巧,变沉滞为灵活的办法呢?如要完全改变,那是不可能的。而增加眼神的活力,也不是绝对不能。练习眼力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分录数节如下:  相似文献   
30.
讨论了武术的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点。其主要表现在:追求和谐、注重教育、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追求健与美的精神等。这一切更加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