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96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教育   28538篇
科学研究   1708篇
各国文化   709篇
体育   2844篇
综合类   1832篇
文化理论   345篇
信息传播   3908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379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525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296篇
  2014年   2942篇
  2013年   2525篇
  2012年   2945篇
  2011年   3324篇
  2010年   2933篇
  2009年   2922篇
  2008年   3313篇
  2007年   2577篇
  2006年   1965篇
  2005年   1872篇
  2004年   1837篇
  2003年   1477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958篇
  2000年   772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外大传播》2004,(4):28-31
“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为了推动中国的人权进步,两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改革开放为人权进步创造了条件,人权进步为改革开放增添了动力。如果把两割裂开来,以为中国只注意发展经济而忽视人权保护,这种看法不符合实际。正如贵国前总统罗斯福曾指出的‘真正的个人自由,在没有经济安全和独立的情况下,是不存在的’,‘贫无自由’。”这是2005年12月1O日国际人权日时,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到哈佛大学参观后演讲的内容。这篇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章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和中国人权的进步,给国际讲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下面全刊出,以飨读。  相似文献   
72.
继续前行     
一个有着深刻理性思维力量的民族决不会沉湎于曾有过的苦难,也不会浅薄地迷恋于现有的业绩,我们的思路和目光一直集中于现实给予的挑战,致力于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73.
如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民族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巨系中的子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不但要继承它独特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其宏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4.
加快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顺应民族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建立“入世”后与国际间交流的、具有特色的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拓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大理地方文献资源为例,加快其数字化进展,建设具有特色的地方民族数字图书馆,将有利于地方民族文化、民族旅游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5.
依据“两课”实际教学情况,章论述了师范院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76.
民族文化是一个由众多文化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和其他自然物质系统一样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把系统方法引入文化研究领域,用系统观点考察文化问题是一种新的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77.
对地方多声部民歌开展研究,无论是对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还是对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习、研究地方多声部民歌应当掌握的3个基本方法是:尽可能地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我们要进行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过中国节和穿中国服装的振兴民族化的道德教育。一个中国人连中国饭都不吃了.能叫中国人吗?”[编按]  相似文献   
79.
中国古典诗歌中,涉及民族关系的,难免沾上对少数民族的偏见,唯独楚辞是没有民族偏见的,屈原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80.
高中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素质,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一方面我们的语教学目标单一——应试,教学内容狭窄——课本.教学过程过死——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