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5种DFT方法、MP2和HF方法,对甘氨酸和一个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找到了4种稳定结构,均为环状双氢键结构;计算了4种结构的最优化几何参数和结合能,并对结合能进行了基组叠加误差(BSSE)校正.报道了红外光谱、红外强度和振动频率位移.用自洽反应场模型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完了溶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刑的极性对络舍物的结构以及相对稳定性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荧光光谱随Ph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分子内氢键对二者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发现,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光谱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厚朴酚具有较强的光酸性,水溶液中,Ph0~14,厚朴酚只表现出1价阴离子HA-*的发射(λem=400 mm);和厚朴酚的荧光光谱随Ph的变化情况比厚朴酚复杂,其光酸性较弱,有290 nm/345 nm、304nm/425 nm和314 nm/395 nm 3对荧光型态.  相似文献   
73.
厚朴酚的溶剂化显色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测定了厚朴酚在正己烷、苯、甲苯、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乙腈、氯仿、乙醇和水溶剂中的激发和发射光谱,采用经典的Kamlet—Taft方程和Abraham的LSERs方程对厚朴酚的溶剂化显色效应进行了对照分析,揭示了不同溶剂化作用对厚朴酚基态和激发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水孕育生命,水养育人类。人体内水的重量约占70%。人们平常喝的天然水是由许多水分子缔合成的簇团,参与体内生物化学作用差。人体动脉内的脂质沉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多,血流阻力增大,同时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中老年人可能患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症,有的人还伴发血  相似文献   
75.
研究了壳寡糖和聚丙烯酸在共同溶剂水中的自组装行为.两种聚电解质之间不仅存在库仑力,而且存在相当强的氢键相互作用.在超声波作用下,能形成亚微米尺寸的球形自组装聚集体,并利用动态光散射的方法和透射电镜研究了这种自组装微球的尺寸和形态.  相似文献   
76.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39H44N8O10:(NIT-1′-MeBzIm)2.(H3bta)(NIT-1′-MeBzIm=2-{2′-[(l′-甲基)苯并咪唑]}-4,4,5,5-四甲基咪唑啉-3-氧化-1-氧基自由基,H3bta=1,2,4-苯三酸),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372(12),b=8.705(15),c=15.65(3),α=100.81(3)°,β=97.47(3)°,γ=101.55(2)°,V=952(3)3,Z=1,Dc=1.369 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1047,WR2=0.2650(I>2σ(I)),F(000)=414.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丙酮与氯仿 ,酒精与水两种液体相溶时热效应的比较 ,用氢键的存在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脱去氯化氢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溶液变浑浊 ,继续通二氧化碳 ,浑浊不会变清。氯酸钾热分解制氧气 ,存在副反应使产生的气体中除氧气外尚有氯气 ,氯化氢等几种气体 ,因而制得的氧气实为混合物  相似文献   
78.
氢键的类型和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键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其强度变化幅度很大.氢键虽然是一种弱键,但由于它的形成将对物质的聚集状态产生影响,所以物质的物理性能、形状结构等方面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和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制备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镍的二价配合物,并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3c1,晶胞晶胞参数为:a=11.9404(8),b=11.9404(8),c=17.087(2),V=2109.8(3)3,Z=4,Dc=1.389 Mg/m3,F(000)=924,化学式C7H26N7N i O1S1,化学式量为317.7.中心镍离子与3个乙二胺的六个氮原子配位成一个变形八面体结构.同时,晶体中含有没有配位的逆硫氰根离子和水分子.配合物结构单元的分子之间是通过氢键相连接,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80.
有机分子和NH3团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有机分子和NH3氢键团簇体系在实验上和理论上的有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