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396篇
科学研究   126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实验测定数据、理论分析对"银氨溶液显碱性"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详细阐述了银氨溶液氧化乙醛的反应机理及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丹参与基因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丹参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完成丹参基因组框架图的组装。目前测序结果已覆盖92%的丹参全基因组和96%的基因编码区。丹参是著名药用植物,在中国境内广为种植。丹参基因组的完成表明人们可以从基因上充分认识丹参、利用丹参,也将推动丹参成为第一个模式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世界表现出显著的多样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共性和遵循着某些共有规律,这些生命的共性使我们在体会生命多样性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它的统一性.本文从生物分子的手性及空间螺旋结构、细胞均优先利用葡萄糖、生物体通过形成突起以增大表面积等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同时,列举和解释了部分耳熟能详的生活常识、生理机能或常见疾病的相关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14.
主要针对高中化学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的性质实验和一些有趣的化学物质的变色实验,进行了封管实验的设计及制作。“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省时、绿色、直观等多种优点。  相似文献   
15.
16.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一种新型废水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相比,具有不需外加碳源,对氧气需求量少等优势。本文介绍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黄酚脂质体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阻断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ip)大黄酚脂质体10.0,1.0,0.1 mg·kg-1,观察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学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Associated X(Bax)的表达.结果:大黄酚脂质体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的丢失,提高Bcl-2 的表达,降低caspase-3 和Bax 的表达,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病理形态改变,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中以10.0 mg·kg-1 组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大黄酚脂质体对海马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 的表达,下调caspase-3 和Bax 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但非转基因敏感烟草升高的幅度大于转基因抗病烟草;同时,非转基固敏感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增高,并且都出现两个活性高峰,但转基因抗病烟草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仅出现第一个活性高峰,随后其活性值降低并逐渐恢复至未接种时的水平,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在未感染PVYN的情况下,转基因抗病烟草的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比非转基因敏感烟草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izing,ANAMMOX)菌的活性恢复,采用SBR工艺对长时间(100 d左右)停止运行的反应器中ANAMMOX菌进行活性培养。经过22 d的恢复试验,ANAMMOX菌活性基本恢复,在第17天,NH+4—N和NO-2—N的转化率均在90%以上,TN的去除率在80%以上。在培养过程中,载体的颜色由白色逐渐变成淡黄色。结果表明,在常温闲置较长时间的反应器中ANAMMOX菌的活性可恢复性强,恢复周期短,恢复后的脱氮性能良好;ANAMMOX反应器通过对生物膜载体的培养可以使ANAMMOX菌的活性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0.
《氨》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一章《氮和氮的化合物》第二节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体现了“结构一性质一用途”的思想,并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教材中主要用三个演示实验,通过验证、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了解氨气的制取和性质,因此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