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95篇
科学研究   154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135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万永坤 《海外英语》2011,(8):212-21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玉溪经济的不断发展,双语公示语大量出现在玉溪市的公共场所。该文选取从四家主要医院实地采集到的大量公示语语料作为研究个案,对玉溪市医疗卫生行业公示语的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2.
郭锋一 《海外英语》2011,(5):265-266
在当今社会中以一个流行词汇作为文化领域一个代表符号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屡见不鲜,那么我们说这种汉英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文化差异呢?我们逐步从事两种语言体系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时候我们如何弥补这种文化误读呢?  相似文献   
43.
李晓红 《海外英语》2011,(5):276-277
模因论是以崭新的视角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通过语言得以复制传播,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该文采用语言模因论对谚语模因的形成和传播加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谚语变异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44.
英汉感谢语及回答语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二霞 《海外英语》2011,(7):343-344
感谢语、回答语及表达的内容对象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既同中有异,又此有彼无。为了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该文作者试图从感谢的表达形式、感谢的回答语和感谢的内容对象三方面对进行汉英比较。  相似文献   
45.
从语用学角度谈公示语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是日常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文体形式,它不仅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而且还具有审美观及价值取向等深刻文化内涵。本文试图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从语用学的角度对国内公示语翻译进行剖析并提出翻译原则和策略,以实现公示语的价值和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46.
《同学少年》2011,(10):42-43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谚语会搭凉棚就是好官?宋朝靖康年间,秦桧以御史身份回家乡建康祭祖,临时租了一所房子居住,每日为夕照所苦,上元县令张师言闻讯,连夜为他搭起了凉上棚任。数,就年想之提后拔,秦张桧师官言拜,以宰报相答,当刚日刚  相似文献   
47.
《同学少年》2011,(11):42-43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鸡群中的老鹰有一天,生物学家经过一个农场,看见鸡群中有一只老鹰,于是就问农场主,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与鸡为伍的地步。农场主说:"因为我把它当成一只鸡,一直喂它一举一动就  相似文献   
48.
孙亚东 《文教资料》2011,(19):31-32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谚语,但其中存在着一些矛盾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个人品质的不同;看问题角度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认识能力的不同。矛盾的谚语仍被人们使用,与人们的求真心不够,有着普遍的从众心理,喜欢拿别人的经验去套,有时用于逃避责任和自我安慰等有关系。  相似文献   
49.
李婷玉 《文教资料》2011,(19):41-43
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0.
金瑜 《文教资料》2011,(18):45-46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本文旨在通过汉英颜色词“红”与“red”的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