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7篇
  免费   3篇
教育   337篇
科学研究   1179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2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重载和超重载高速公路早期破坏现象严重,而SBS离析现象严重,制作工艺复杂等特点,有针对性地介绍了湖沥青改性沥青室内试验及生产现场的制作工艺,对比了将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现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和劈裂强度相对SBS改性沥青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施工准备工作到施工完成的基本步骤和施工要求,具有现实的工程指导意义,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了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以207国道锡林浩特至桑根达来段为例,着重阐述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面层AC一16C密级配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锡桑公路全长156km,基层、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半刚性基层。设计强度为2.OMpa。面层为4cm厚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一16C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由天津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设计,并进行水稳和车辙试验,残留稳定度和动稳定度满足新规范要求。在实际施工中,特别强调是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同时重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指导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具体施工过程控制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尹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225-225
本文章从现场施工的全过程出发,根据从事施工的工作体验,详细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5.
王虎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8):201-201,200
近几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以其施工快速、养护效果理想、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界地青睐。鉴于此,本文将针对路面养护技术的特点,材料设计组成及施工工艺等方面浅谈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6.
朱雪莲 《中国科技纵横》2011,(8):320-320,310
本文叙述了公路养护中乳化沥青应用。  相似文献   
107.
沥青混凝土路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从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摊铺、压实及成型等方面论述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使沥青混凝土跃同达到技术及使用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通过详细介绍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关键技术、结构及性能,综合分析影响摊铺机摊铺质量的因素,对众多的功能配置,作适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9.
阐述了厂拌冷再生技术从设计、施工到质量评定和性能观测等一系列内容。事实证明冷再生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完全能够满足高等级路面上基层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10.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节能环保型路面新材料,在室内对掺Sasobit袪添加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掺Sasobit袪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降低30℃时,具有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同甚至更好的路用性能,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拌和与压实温度的降低,混合料发生水损害的可能性会增加,建议采用添加抗剥落剂等方法来改善掺Sasobit袪的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此外,Sasobit袪掺量过多会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