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8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2068篇
科学研究   930篇
各国文化   543篇
体育   322篇
综合类   1218篇
文化理论   329篇
信息传播   382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47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4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77篇
  2016年   581篇
  2015年   1167篇
  2014年   3143篇
  2013年   2353篇
  2012年   2535篇
  2011年   4748篇
  2010年   3974篇
  2009年   2512篇
  2008年   3099篇
  2007年   2006篇
  2006年   1717篇
  2005年   1808篇
  2004年   1420篇
  2003年   1506篇
  2002年   1265篇
  2001年   1223篇
  2000年   794篇
  1999年   336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9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性的诉求中,中国社会进入消费文化时代,资本逻辑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性力量。19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学——中产文学、市民文学、小资情调、青春文学顺应资本和市场的逻辑,把文学作为消费品;底层文学对资本逻辑表现出既追随又批判的双重特征。文学对资本的态度成为1990年代以来区别文学创作倾向的新的准则。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引入文学发展的“横向”维度,尝试为文学史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并由此指出比较文学可能为文学史研究带来的新贡献。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包括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文学发展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某个国家或某个民族的文学的发展腹是传统的纵向影响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或异质文化的横向影响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显而易见,常常被忽略的横向因素其实是与研究的比较充分的纵向因素同等重要的。而只有当研究者充分考虑到横向因素的重要,才触摸到了真正的完整的文学。  相似文献   
993.
略论中国历代宫廷文学体派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宫廷文学体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已呈现为一个明显的文学系列。该系列包含的体派在其各自形成发展过程中和主要创作倾向中,体现出如下几个共性价值特征:一是贵族作家群落构成其创作主体,他们以重建新王朝文学为己任,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创作和理论领起、规范出一代文学并使其更为艺术化,从而推动文学的自觉;二是这些体派作家所表现出的片面讲求诗文艺术形式的倾向,往往激发起文学革新思潮,有时此种思潮甚至就由其内部发生,从而使历代宫廷文学体派大多具有启发文学革新思潮的价值;三是反映出其时贵族生活的风貌、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并一定程度地烘托、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气象;四是体现出对女性超功利的审美倾向,并在美学史上创造出特定的贵族式女性审美模式。  相似文献   
994.
《考试周刊》2016,(1):95-96
《日本文学选读》课是日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学的兴趣、提高日本文学课的课堂效率是各高校日语专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微课"是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将"微课"和日本文学课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95.
文学这个概念在古代是模糊的、流动的,唐以前范畴的外延表现出强大的活性,推动着内涵由"文化性文学"向"审美性文学"演进,由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观照,在南北朝终于形成了一个折衷性的泛文学概念.唐以后这个泛文学概念成为惯例,并表现出强烈的保守性,拒绝接纳新的体裁,极力维持着僵化的内涵,导致直到近代,清晰的"审美性文学"范畴在文学史上始终没有形成.  相似文献   
996.
梁新义 《现代语文》2007,(12):117-117
左翼文学作为一个存世不长的文学流派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漏洞和不足。但是,不可否认它对当时社会的积极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它仍被定位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而并非败笔。本文从"为工农"的文学主张、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审美上浓郁的革命色彩三个方面对左翼文学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填空题1) 1917年1月和2月,以《》杂志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的《文学革命论》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文学的开端。2 )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鲁迅接连发表了《》、《》、《药》等小说和一系列杂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3) 2 0年代,随着和等许多重要文学社团的成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流派蜂起,异彩纷呈的繁荣局面。4 ) 2 0年代的文学创作,在诗歌方面,以《凤凰涅般木》为代表的郭沫若的《》,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超过了以胡适《》为代…  相似文献   
998.
手机文学亦称“短信文学”或“拇指文学”,是创作者为手机量身定做、给手机用户提供可阅读文本的文学样式。受手机平台的限制,手机文学作品篇幅短小。手机文学具有语言精炼含蓄、内蕴深厚、哲理性强的特点。它的出现,大大拓宽了文学的表现对象,也给更多的文学青年开辟出一块新的发表园地。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从女权主义角度考察新时期中国女作家的创作,最初的创作常常被视为不够格的女性文学。但女性作家在融入整个文坛合奏的过程中,的确还触及到了女性的某些特殊问题。在时代的开放态度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触发下,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性别意识。在总体上呈现出从温柔敦厚到乖戾尖新的转变过程中,不同女性作家仍然做出了各自的审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