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23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155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6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论及辛亥革命的功绩,多数人均以推翻清朝、结束帝制为首要,此中的要义是清朝灭亡乃辛亥革命所致。笔者对此问题所持的看法是,清朝灭亡系自杀而非他杀。一、清末新政乃自取灭亡的自杀之举  相似文献   
992.
晚清民初,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传统行业在转型调适,新兴工商及服务行业裂变求生.与此相应,职业市场与职业分化亦加速前行.在民国初年,现代会计师制度正式建立,而在此前后,市场、知识与制度的转型已渐为此新兴职业奠定根基.在市场层面,社会对于财务核算及财务信用之需求推动记账与审计职责的分离;在知识层面,引自西方的复式借贷簿记使会计师职业的专业能力得到学术支撑;在制度方面,政府、工商界及会计界将推进会计科学化、建立独立的会计师制度作为共同目标,使会计师制度得到法律及市场的认同.在民国初年,职业会计师虽然数量仍有限,但此一职业化进程却关乎市场信用、会计学术及职业制度建构等议题.早期职业会计师既是市场、知识与制度进化之结果,自身参与职业化进程之中,其职业行为、职业伦理、社会参与和近代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切关联.  相似文献   
993.
清末,广西边疆地区民智低下,主要表现为愚昧无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盲从等方面。广西边疆地区民智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不重视该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二是封建统治者推行愚民弱民政策;其三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禁锢。  相似文献   
994.
安徽是清末留日学生大省之一。其留日学生有姓名可考者共计171人,大多为官费生。安徽留日学生众多的原因,除受全国留日大潮的影响之外,还与周边环境的作用,清末推行新政对大量新式人才的渴求,官绅和早期留日学生的宣传推动等有关。安徽留日学生不仅具有全国留日学生的一般特征,同时还受区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与其他省份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又反过来影响日后安徽的政治改革、文化发展及社会变迁等历程。  相似文献   
995.
薛绍徽、吕碧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女性文人,她们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清末女性丈人独有的思想情感。该文结合薛绍徽、吕碧城的生活阅历,就她们诗词创作的题材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清末女性丈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创作原貌  相似文献   
996.
清末新政时期,张人骏一直出任地方督抚大臣。张人骏对于新政的态度颇为复杂,尽管内心并不赞成,但因职责所在而实际上又不得不推行。尽管如此,张人骏在各处所办新政也并不纯属表面文章。事实上,无论是办学堂,派留学,练新军,还是筹办宪政,张人骏在各省督抚任上均按部就班进行。山东、河南、山西、广东与江苏宁属地区的新政,实际上并未因张人骏担任督抚而受阻。推行新政的地方督抚情形非常复杂,可见清末新政改革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997.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他以古文辞翻译欧美小说.坚持用古文进行写作,评注编选了二十余部古文选集,同时应商务印书馆之邀评选了十册中学用教科书——《中学国文读本》。在民族自信心衰退及道德价值体系崩坏的时代,林纾选评教科书的目的意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重构儒家道德价值体系,为民族自信、民族振兴输入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998.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革命派知识精英借助西方的种族理论成功地论证满汉之别,宣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之辨",从而为革命排满制造了舆论。  相似文献   
999.
清末湖南新政是湖南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环,由此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学者大多偏重于对教育改革和新政推动者的研究:教育改革方面涉及到学堂体制、实学教育和法学教育等方面,而新政推动者方面则侧重于官员、士绅阶层以及立宪派。分析表明,现有研究成果多是宏观上的论述和分析,个案研究相对稀少,对新政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变迁的研究尚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00.
一百多年前清末实行的教育改革奠定了我国近代中学教育的基础。在以尊君尊孔为核心的教育宗旨指引下,清末兴起的中学堂实施了以读经讲经为重点的德育课程,推行了以制度考核为手段的德育管理,体现出社会转型期新旧杂糅、中体西用的时代特色。清末中学堂德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未实现其拯救统治危机的初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