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为了提高师范生教学能力,我们将原来的只做试验,改为先做试验,再进行边讲边做试验的演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2.
一代演讲大师马丁·路德·金是他所处的那个特定时代造就的。他的演讲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与他的人类应当和平共处的思想以及他的善用修辞是分不开的。他的非暴力抗议的思想在恐怖主义盛行,地区、种族、民族冲突不断的今天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与传统整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基于主题的小组演说能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其语言技能。本文以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和Koonts的合作学习为理论依据,分析和探索基于主题的小组演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34.
演说与修辞素有渊源。排比是演说中英语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在演说中,演说者为了使演说具有强烈的说服力,表现力和感召力,往往不是只使用排比这种单一的修辞格,而是将排比与其他修辞格混合使用,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笔者通过实例分析,研究了英语排比与“首语反复”、“结语反复”和“首语结语反复”,以及“对照”、“层递”和“回环”等修辞格混合使用时在演说中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35.
苏彬 《文教资料》2009,(25):52-53
批评性话语分析(CDA)源于批评语言学,揭示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强调语言和语言产生的社会背景有着辫证的关系.CDA已被广泛地用于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所隐舍的思想或权力关系,研究语篇是如何被用来传达意识形态并通过权力关系达到相应的目的.该文章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法分析奥巴马的获胜演说,分析政治演说的演讲者是如何利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达到向公众提供信息、劝诱听众、控制听众的意识形态的目的.运用批评性的分析方法对政治语篇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话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6.
本文是乔治·华盛顿在独立战争中对部队的演讲。乔治·华盛顿(1732~1799)为美国的奠基人,第一任总统。出身大种植园主家庭,早年在英国殖民军中服役,后任第一届和第二届大陆会议代表。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被推选为十三州起义部队总司令。  相似文献   
37.
木鱼 《高中生》2009,(4):59-59
这次选举拥有许多故事和数不清的第一次,它们将被世世代代流传。但是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的一位女性选民。她就像成千上万的其他选民一样,排在队伍中喊出自己的心声,唯一不同的是——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了。  相似文献   
38.
江水 《课外生活》2009,(12):18-19
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托西尼曾躲在一个地下室里练习口才。然而由于耐不住寂寞,戴摩托西尼总是想到外面去玩,练习的效果非常差劲。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美国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10位总统就职演说的语料分析,运用基于语料库的主题词研究方法,找出他们在就职演说中的共同高词频和特有高频词,可以研究美国总统演说政治理念和政治思维的一致性和变化。研究发现,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建国两百多年来尽管世界风云变换,总统更迭了44任,但政治上却始终保持高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同时,通过语词分析也能看到因时代的变化其内外政策演变和政治思维方法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40.
"邱吉尔战时演说"是演说辞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以美学修辞为视角,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层面分析该演讲辞运用的修辞手段及实现的美学效果和演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