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名物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形式,政治演说类语篇是兼有口头和书面特征的正式的成人语篇,其名物化现象更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增加语篇的信息量和客观性等方面。为此,有必要对于这种语篇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揭示这种兼有两面特征的语篇中的名物化的分布情况及功能特征,从而更好的把握该类语篇的内在规律,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42.
演说自由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体现着平等和自由两种重要的民主价值观,因而被视为雅典民主的本质特征.它是区分公民与非公民、好公民与坏公民的重要标志,并起到教育公民的作用.尽管由于某些演说家的滥用,自由演说对雅典政治产生了破坏性后果,但不可否认它是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和持续存在的保障.  相似文献   
43.
说课是一种非常好的教研形式。作为语文教师或语文教育专业的师范生,要想使自己的语文课说得更精彩、更生动,最好能够做到"三精",即精心准备、精选内容、精彩演说。  相似文献   
44.
八、记住一个故事。才能在竞争中坐稳校长这一把交椅 纪实:几位候选人A、B、C、D竞选某中心小学校校长。A是最年轻、能力最强、业绩最出众、群众基础最好的一位。但是,据有关人士分析,A却是最没有希望的一位,因为他没有任何社会背景,而且家庭经济状况也是最差的一个。在这一次竞选中,A积极地参与了答辩,发表了激情洋溢的竞职演说,虚心的接受民主测评……一句话,该做的他都尽力做了。其他几位,却大搞暗箱操作,搞得几乎人人心知肚明。这次竞选结果真还有点例外,几种力量斗争,最终几乎都转化成了公正与公平,A在竞选中竟然获胜。  相似文献   
45.
林灿 《考试周刊》2013,(40):61-61
演说与写作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两条不同方式,一是口头语言,一是书面语言,尽管有音响符号与文化符号之别,但殊途同归,都是表达思想、实现交际。就其思维过程来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6.
一名美国的年轻人,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牧师。要想成为一名牧师,首先就要参加一个牧师资格考试。为了准备考试中要现场演说的演讲稿,他几个月前就离家到考试地点附近的旅店住下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写好后,他每天不停地朗诵,早也念、晚也念,最后整篇文稿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相似文献   
47.
作为一门新型实践性课程,英语公共演说课在高校开设是势在必行。而在目前没有专门教材,教学理论不系统不完整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分析学生在英语公共演说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同时本文认为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扬长避短,采取措施,最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8.
口译课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历来颇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而公共演说课也成为很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作者认为,在口译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翻译习惯,也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各种口译技巧.而公共演说技巧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从口译课的特点及其与公共演说技巧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口译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49.
戏剧五元模式与认同说是西方新修辞学代表人物伯克修辞理论的核心内容.文章以奥巴马于2008年父亲节发表的公共演说为文本,分析演说中的五大要素及其比配关系,以及三大认同策略的有效运用,指出奥巴马的隐含动机是重新赢得黑白选民的信任,获取"最大公约数"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50.
雨村不耐烦,便仍出来,【眉批】毕竟雨村还是俗眼,只能识得阿凤、宝玉、黛玉等未觉之先,却不识得既证之后。未出宁、荣繁华盛处,却先写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