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要求高中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依据课标,我们要明了演讲辞的特点和风格,学会演讲,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2.
关于秋瑾与近代学革新之关系,是一个尚未引起重视和得到发掘的重要问题。务实、尚俗、切用、崇外、求变、创新,共同体现出秋瑾学革新的理论取向和写作态势,其中有关白话“演说”活动的倡导组织、理论建树和写作实践,尤其创新精神和体意义,她的白话创作在晚清白话运动中具有典范性,并代表着近代散发展的正确方向。秋瑾关于体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散的近代化进程中有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3.
演说类文本的教学,如果教师把握不当,就会造成说理生硬、童趣丧失的道德说教课。因此,在教学中要变一变:基于儿童,趣理结构;演一演:紧扣文体,复述演讲;辩一辩:对比辨别,推进语用,从而提升演说类文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4.
牛中娟 《文教资料》2011,(26):27-29
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作为一种引导说话者/读者进行语篇理解和表达作者/说话者态度的手段,其可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本文利用Hyland的元话语模式来分析美国总统小布什离职演讲稿和奥巴马任职演讲稿,旨在通过元话语的使用及分布情况挖掘元话语的使用对语类和语域在语篇中的体现,以及达到各自演讲目的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把退路斩断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里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亲自动手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一半,变成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  相似文献   
66.
范雯 《考试周刊》2011,(55):29-30
丘吉尔一生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打动人心的演说,《丘吉尔战时演说》是其演说辞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本文以文体学知识为基础,从语句的目的、用途、结构和修辞方面,对《丘吉尔战时演说》的句法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演说辞中,演说者大量运用陈述句、复合句和复杂句来描述事件,以达到传达演说目的、唤起听者共鸣的目的。  相似文献   
67.
东方主义的一个重要支点在于东西方关系的二分法上,具体来说就是先进与落后、优与劣之分。美国华裔女作家为了融入美国主流文化,获得美国作家的身份,通过不同的言说策略,不自觉地成为美国东方主义的同谋。  相似文献   
68.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刚刚上完这一课,感慨良多,浅谈一二。蔡元培先生不愧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其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教育观及严谨的治学作风都彰显出大师风范。初读此文觉得语言略显晦涩,再读之便觉回味无穷,我想主要  相似文献   
69.
这篇4万字的演说很有特色.让我吃惊的是,英国的演讲修辞竟然在那时就已经达到这样高明的水平,迂回婉转、激扬华丽,却不迷失在自我的言辞游戏中.弥尔顿并不是在开篇就陈述出版审查的利弊,反对出版审查条例.而是很委婉地先赞扬人权自由,再说这种自由要归功于上下议院的议员们(也就是他的听众),接着他说,“有三个主要条件如不具备,一切赞扬就将成为纯粹的谄媚和奉承”,这样就很巧妙地衔接上了自己的批评,并将这种批评伪装成赞扬的条件,这样巧妙的逻辑实在让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70.
天才与柱子     
林肯的盖茨堡演说稿,写在他暂时居住的朋友家中借来的普通纸上;海明威用一支普通的钢笔写作;凡·高作画时,调色盘上很少超出六种色彩.总之,你拥有的工具与创造力间,关系不大.事实上,当一位艺术家在自己领域钻研得愈深、技巧愈熟练,他愈会知道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