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59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教育   44259篇
科学研究   1840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523篇
综合类   1232篇
文化理论   100篇
信息传播   1587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523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533篇
  2020年   493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306篇
  2017年   473篇
  2016年   524篇
  2015年   900篇
  2014年   2112篇
  2013年   2047篇
  2012年   2719篇
  2011年   2969篇
  2010年   2775篇
  2009年   3144篇
  2008年   3544篇
  2007年   3343篇
  2006年   3136篇
  2005年   3273篇
  2004年   3143篇
  2003年   2865篇
  2002年   2699篇
  2001年   2031篇
  2000年   1829篇
  1999年   837篇
  1998年   593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对新型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清华大学于1988年季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它是原工程物理系材料科学专业、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以及化学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合并而成的。新系成立之际,首先提到议事日程的是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四年来,在学校领  相似文献   
63.
安徽省高校图书馆2006馆长年会于4月6日——9日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召开。煤师院王磊院长亲临会场,向到会的全体代表致欢迎词。省教育厅高教处的黄泽秋处长介绍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并谈了高校的评估、献保障体系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4.
65.
国内外高等教育教材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改革,教材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引进优秀外版教材(包括原版、影印版和翻译版),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可以提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2001年教育部发文要加强国外教材的引进工作,目前许多高校也正在计划加大使用外版教材的比例.以武汉大学为例,目前已有60多门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最近两年计划达到200种.而清华大学2001年开设的1440门课程中,有54门课程采用英文授课,覆盖范围从大一到研究生.今后两三年内清华大学使用外版教材的核心课程将增设到500门.这就给众多出版社带来了一个引进教材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66.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高等学校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才能有所出路。  相似文献   
67.
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时期,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在教育,根本在人才。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拥有者、传播者和应用者。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三者是辩证的统一体,相互依存,同生共长,发展知识经济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以辽宁省高等教育现状为基础 ,对市属专科学校的办学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借鉴国内其他高等专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经验 ,对规划和发展市属专科学校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9.
《中国考试》2004,(12):1-1
光阴如梭,一年又将逝去。回顾渐行渐远的“旧符”,展望即将来临“新桃”,为我们国家前进的步伐而感慨。考试工作与祖国的各行各业一样,也在国家的兴旺中,努力添砖加瓦,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70.
浅谈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和民族不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如何落实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真正发挥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变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