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宋人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此话道出了诗歌炼字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诗歌从唐代开始就特别讲究炼字,炼字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大传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鉴赏诗歌中的关键字也就成了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中有代表性的词语“箩圈”、“寸男尺女”、“灯人儿”、“四海”、“没人脚处”、“准洪”、“贼留心”、“群”、‘打个烂羊头”、“痒”、“不知搔处“、”立睁”、“光辉”、“打绿了”、“海骂”、“世界”、“喂眼”、“狠”、“拴”、“叮当”等能生动活泼、准确形象地状物写人,透出人物的心理、个性.总的特点是:活、妙、奇、新.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翻译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被喻为中国十八世纪社会百科全书。多年来,中外译者都不遗余力地通过翻译将其介绍给西方读者。其中的优秀作品首推杨宪益与霍克思(Hawkes)两位翻译家的《红楼梦》英译本。他们的译文各有特色与侧重点,充分为我们展示了翻译的艺术。本文选取《红楼梦》回目翻译作为对比研究的切入点是由于其别具特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通过对这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对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与翻译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这对于提高我们对翻译作品的鉴赏能力,加深我们对翻译理论的认识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点评:这一教例说是解句,其实是研究了“拿”“背”“带”“冒”“攀”“冲”这几个动词。  相似文献   
15.
桂甫是古典诗歌语言艺术的大师,他以“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诩,既表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也说明了他诗歌创作的语言艺术成就。事实上,也正是因为他的严谨推敲、认真锤炼,他的诗才会有这样的“惊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7.
汉代与建安时代精神相似,这很容易激起建安文人对汉赋的亲切感和喜爱.而建安文人对汉赋的熟谙也使得他们对汉赋的借鉴成为可能.本文主要从对偶、炼字、词汇、题材等方面阐述汉赋对建安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古诗具有语言精练、意蕴丰富的特点."炼字"题作为中考常考题,本文通过分析中考试题,明确"炼字"题答题步骤,进而立足文本,浅析"炼字"题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在开展教学时提高实效,而且也能够不断提升初中学生古诗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第二自然段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这是炼字的好例。”反复读来,笔者总觉得,这里的“好”字用得不妥。  相似文献   
20.
一、不便说“便” 董桥是香港著名的散文家、资深编辑,他行文精致,用词考究。因为他认为锻句炼字是对读者的礼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