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本文认为象征传达的不是意义,而是多种意义整合而成的复杂审美感受,象征审美效应就是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达到对象征意蕴的体悟。实现象征审美效应的动力因素是象征物象与读者的审美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文化对应关系。当这种对应关系呈差异性时,象征审美视界产生阻断,可能导致负效应的产生;而当对应关系呈对等性或克服了差异性时,则可能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故象征审美效应的生发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常常是背反的,即正效应与负效应相伴并生  相似文献   
112.
《西厢记》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长亭送别又是该剧的精典一折。其语言除生动活泼口语化外,多具有诗词般的绮丽华美,有十余处融合化用宋词的意象与意境。  相似文献   
113.
王单单的诗歌语言充满诗性,物象丰富,将背景设定在诗歌本身,时间性和空间性关系和谐。想象是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事物体验的结果,王单单的诗歌,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物性的追问之后,让普通的常人熟视无睹的东西诗化,这就是其诗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4.
素描是训练学生对客观物象在形体和色彩属性上的正确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素描是用单色概括而又生动地表现对象精神实质的手段。素描在美术基础训练中,具有决定作用。它是造型艺术中的重要基础,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素描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是造型艺术中可以单独存在。不会造型,艺术创作就无从谈起,如何去训练这种能力,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5.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代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列举几朝典型城市透视出"物象"文化在古代城市中的反映,从而认为独特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16.
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丰富的“意象”,本文仅对“水”的常见意象进行了分析,从而引起人们对这种诗人以独特的审美表现创造的双重意义的艺术形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7.
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慷慨悲凉、古朴苍劲而卓越千古,杳渺时空的奇特构思令人回味无穷.该文从意象的角度剖析此诗独特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探讨了古代诗歌的某些带规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8.
物象词语是汉、英词汇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色彩义的类聚之一。文章从命名取象、结构类型等方面,对汉、英物象词语进行比较,以揭示汉、英物象词语的系列特点;并对汉、英物象词语的数量悬殊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9.
张敏 《现代语文》2013,(9):138-139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华秋实、日月星辰等,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和“断肠人在天涯”。诗歌创作除了继承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还可以独创现代意象。很多文本中也出现了新颖独创的意象,诗人以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质,给人以美的享受,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文本的积累,本“模块”指导的重点就是“生成诗歌的意象”,诗意地写作。  相似文献   
120.
水彩风景画,是一种以作画人的眼光去看待大自然的景色,它不同于素描工笔画,也不同于油画,它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空间,并且具有色彩鲜明和多变,画面庞大等特点,它考验作画人的色彩拿捏能力和捕捉景色的敏锐的观察力,本文简单介绍了创作水彩风景画的要素和表现物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