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11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参加工作以来的十几年里,笔者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曾先后多次执教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每一次教这首诗,我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其中有三次的体会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62.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32(11):F0002-F0002
宋代,杜诗为时人推崇,杜诗注者云有“千家”之众,虽显夸大,却能略领当时风尚。宋各家注杜诗资料多从诗话、笔记等文献摘出,片言只语,参杂伪注,无善注本行世。南宋郭知达以杜诗注释抵牾杂出,因辑善本,得王洙、宋祁、王安石、黄庭坚、  相似文献   
63.
人言可敬     
古人常言"人言可畏",诚然,谣言与诽谤着实可畏,不单可畏,而且可恨,有一种人言却是可敬的,它让我一心遮掩的谬误与瑕疵曝晒于阳光之下,让那些见不得人的龃龉无所遁形,它比三人成虎的谣言更可畏,但正是这可敬可畏的人言让我们在光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64.
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学术的笼统划分方法,虽然有助于提纲挈领地了解中国学术史,然而却对研究个体思想家的思想有所掣肘。思想家生活的历史环境是具体的又是立体的,思想家的思想更是立体多面的。后人对于传统学术的笼统划分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些思想家在学术史上地位的忽略甚至是抹杀,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对个体思想家思想的误读和扭曲。对王安石思想的研究就存在着这些情况。没有一个科学的研究方法,就容易导致对思想家思想的片面解读甚至是曲解。本文选取了两篇对王安石思想定位较中肯的文章,从中总结出"大叙事法"和"深挖掘法"两种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方法,旨在提倡一种既立体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视角。这种视角需要对思想家的思想资料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既需要掌握直接资料,又需要下一番拾遗的工夫,对与该思想家有关的间接资料,以及那些失传了的,曾被禁绝的材料进行深挖掘。  相似文献   
65.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嘉佑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中也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瀛、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相似文献   
66.
王安石直面危机 北宋熙宁四年,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东明县在试行过程中,因执行官员欺软怕强,搞权钱交易,在确认群众“免役权”时严重不公,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可县长贾蕃拒不接受呈诉,于是事态开始升级。群众见县长不理,就聚集到开封府上访,可开封府也不受理,上访群众掉头涌入王安石私宅,直接向宰相申诉。  相似文献   
67.
一数月前,徐元先生来信称,他选注的历代《集句诗词三百首》已经完成,约二十多万字,"请求"我们为他写一篇序言。还说:"因年老体衰,再加老眼昏花,能够达到这样的规模,可说已是鞠躬尽瘁,尽了全力。"徐先生是我们尊敬的学识渊博的长者,以耄耋之  相似文献   
68.
啓功(1912-2005),字元白,北京市人。中國當代教育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專家。曾任中國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啓功書法,王要成就在楷書與行書。他一直沉浸在「帖派」書風的傳統之中,諸如二王、歐陽詢、柳公權、智永、米芾、董其昌等都是他研究的,王要對象。其字幾乎固定「種模式面世。其風格儒雅而又嫻熟。冷艷而又端麗,文采而又風流。在當代書壇上享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9.
一、生平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卓有贡献。王安石出生于小官僚家庭,父亲王益系进士,曾做过几任州县官吏。少年时代的王安石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主要学习孔孟之道,"故道必尊先,言必称孔孟。"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任地方行政官员18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  相似文献   
70.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3,(17):I0002-I0002
一、生平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卓有贡献。王安石出生于小官僚家庭,父亲王益系进士,曾做过几任州县官吏。少年时代的王安石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主要学习孔孟之道,“故道必尊先,言必称孔孟。”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任地方行政官员18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参与国家大政,时年49岁,直到1076年第二次罢相,共执政8年。时值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而北宋统治集团因政治腐败、官吏庸碌,无法解决这一系列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