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94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565篇
教育   27561篇
科学研究   5429篇
各国文化   84篇
体育   561篇
综合类   1486篇
文化理论   540篇
信息传播   3303篇
  2024年   277篇
  2023年   1160篇
  2022年   919篇
  2021年   942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880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883篇
  2016年   1272篇
  2015年   1833篇
  2014年   3679篇
  2013年   2974篇
  2012年   2978篇
  2011年   3334篇
  2010年   2955篇
  2009年   2560篇
  2008年   2820篇
  2007年   1987篇
  2006年   1528篇
  2005年   1307篇
  2004年   862篇
  2003年   663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本刊讯2023年4月20日,以“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生态校园建设”为主题的“第六届生态校园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支持,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办,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小学生态校园行动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理事长王林、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委会主任王晓纯等嘉宾出席论坛,全国近20个省份的教育装备管理部门领导、教育界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媒体代表等400余人参加论坛。  相似文献   
82.
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合作研制《大学图书馆现代化指南针报告》,报告主要采用德尔菲法对34位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三轮意见征询,集成专家智慧,总结出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在核心理念、主要目标、实际问题、理论问题、关键要素和生态关系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实现大学图书馆内涵式发展、整体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大学图书馆谋划新思路、推动新发展、构建新格局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83.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为新时代图书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图书馆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图书馆崇高责任和伟大使命,对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人文观照、生态建设的现实反思和图书馆自身独特的优势也非常必要。图书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倡导者、教育引领者、行动实践者的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若干矛盾和困境。文章从实践出发对此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84.
关于媒介性的讨论已经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媒介具有强大的行动力。这就需要讨论,媒介以何种方式达成这种行动力。对此,麦克卢汉暗示,人在被技术延伸的同时也将技术转化为媒介;西蒙东看到了技术系统使系统内的技术物互为媒介;基特勒则反转了麦克卢汉的命题,指出技术将人转化为媒介。这三个观点同时指向了媒介的生成性:媒介的生成性体现为媒介将一切人与物都转化为媒介。在这个意义上讲,媒介本身就是世界。  相似文献   
85.
86.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他曾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并于2019年9月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黄河流域正在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篇章,这不仅为沿黄河城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也对沿黄流域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87.
“红绿”融合发展,既“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又“以绿色发展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红绿”相辅相成,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内涵,并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形成多层面的互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中,“红绿”融合发展这一具象性的核心议题,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倡导和实践,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实现积极的视域融合,实现具有主体性的理论构建和话语构建提供了内生的实践动力和历史契机。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对“红绿”融合发展相关新闻传播舆论框架的构建,也应蕴涵在其重新阐扬中国文明传统视域,并把新闻传播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构建思维中。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