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875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7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519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考英语单项填空试题涉及语法、词法、惯用法、句型、口语功能等诸多方面,题目比较灵活,覆盖面广,但多数题目都源自于课本。即命题者多数是以课本上的语言点为“母题”,精心编制成考题,所以只有反复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练好“内功”,不断提高自己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做好此类试题。  相似文献   
992.
问答     
问:前置词до和по在与名词连用表示时间时,相互之间在用法和意义上有什么区别?(辽宁读者)  相似文献   
993.
俄语名词有性、数、格的变化,而名词格的用法在中学俄语教学中是一大难点,特别是名词第三格的用法,不少学生经常感到难学、难记,尤其是在新教材中,语法都是隐形的,而配套的《语法手册》又没有出版,这样就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现将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名词第三格的用法稍加总结。  相似文献   
994.
王春雷 《文教资料》2012,(18):18-19,26
《孔乙己》全文2590字,10处用了省略号;《一碗阳春面》全文4345字,30处用了省略号。分析这些省略号的用法,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也可以体会作家对省略号独具匠心的运用。  相似文献   
995.
“圈养”本是农业这个行当中,饲养动物的专业术语,是指利用围栏或圈舍饲养动物。与“圈养”相对,“放养”则是指利用自然环境饲养动物。这两个词一般用于把具有经济价值或需要保护的动物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使它们繁殖。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回报或达到更好的保护的目的。它们语义的适用范围当然以动物为主.不能用于人。  相似文献   
996.
高三艺术特长生既要学好术科,又要兼顾文化课学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个较大的飞跃,正确的复习训练是很重要的.在英语复习中,笔者认为复习训练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构建知识网络,夯实基础 (一)词汇复习 词汇十分繁杂丰富,复习时要总结归纳词汇的音、形、义、用四方面,扩大词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除音、形、义外,还要掌握他们的适用条件、语法特点以及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尽可能争取训练到位、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997.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必考的一个考点。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在句子中的意义是指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所谓在句子中的用法指的是词典中所列举的常见用法。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  相似文献   
998.
王力先生说:"读古文,一不留神就会指鹿为马,以今读古,误解词义。"事实上对于数量如此之多、变化如此之大的文言实词,同学们确实经常张冠李戴,古今混淆。那么,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文言实词的意义呢?下面结合实例做简要分析。一、区别古今,慎重判断从古到今,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词在范围、程度、感情色彩、词义甚至用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词往往成为高考文言文中实词考查的重点,如果用今天的思维去理解判断文言实词,必将曲解文言内  相似文献   
999.
「です」一词看似简单,但实际使用却十分复杂,教学中也容易被忽视。文章通过对教材及语法类书籍中「です」用法分类情况的考察,并结合日本学者关于「です」词类划分的早期研究,对"判断助动词"和"敬体助动词"这一定位提出质疑。同时,结合日语学习者的各种误用现象,对「です」用法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再整理、辨析,并进一步对误用的产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that一词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从几十套高考试卷的分析也发现,that一词被考中的几率很大;而从教学实践经验中得知,学生对that一词的用法掌握得并不是很好,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和对文意的准确理解。为此,文章结合2001年以来的高考试卷,对that一词的用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