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25年3月8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报”的“三八”专版上,刊登《国际妇女纪念日与中国妇女》一文,署名秋华。“秋华”熟悉和领会中共中央有关决议精神,能够把握国共合作时期妇女运动的政策方针,有意识地将中国“三八”节纪念活动与“国际”大背景结合起来,纳入现实政治斗争中。能够把握此文的评论尺寸,加之其他种种因素,只有向警予、杨之华是最佳人选,而根据“秋华”笔名来分析,杨之华可能性最大。当然不排除此文经过向警予修改的可能,或者尽瞿秋白可能审看过此文。如果后者有确证,那么“秋华”笔名就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理论家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建设。译介和著述并重,学理研究与现实解剖同行。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国际一体化与本土具体化的进程中,瞿秋白奋力开拓,系统地探讨了文艺大众化问题,论述了作家生活的大众化、作品内容的大众化和艺术形式的大众化,为毛泽东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文艺讲话提供了具有“前理解”性质的理论文本。这种充满活力的理论遗产,值得人们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103.
在我党历史上,瞿秋白是第一个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不同组成部分进行区分的人。早在1923年1月,他就把资产阶级区分为“真正的中国自己的资本主义”和“买办式的‘商业资本”’、“官僚式的‘财政资本”’两部分,并对二者的形成作了深刻的分析。此后,进一步从二者的形成深刻说明他们不同的政治态度,为我党完善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4.
告别     
一出滑稽剧就此闭幕了!我家乡有句俗话,叫做“捉住了老鸦在树上做窝”。这窝是始终做不成的。一个平凡甚至无聊的“文人”,却要他担负几年的“政治领袖”的职务。这虽然可笑,却是事实。这期间,一切好事都不是由于他的功劳——实在是由于当时几位负责同志的实际工作,他的空谈不过是表面的点缀,甚至早就埋伏了后来的祸害。这历史  相似文献   
105.
瞿秋白在中国现代化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是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二是最早运用马列主义研究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三是支持上海的“左联”运动,积极领导化反围剿斗争;四是介绍马克思主义艺理论,提出中国无产阶级艺革命基本思想;五是苏区化建设的重要领导和开拓。瞿秋白不仅是中国革命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更是杰出的学家、理论家、翻译家。  相似文献   
106.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最早探索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要分两步走,阐述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理论,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7.
文坛勾沉     
●钱锺书杨绛互为捉刀写情诗读过《围城》的读者当会记得,苏文纨小姐那把飞金扇上题着一首小诗:难道我监禁你?还是你霸占我?你闯进我的心,关上门又扭上锁。丢了锁上的  相似文献   
108.
瞿秋白精神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心灵史,映射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结晶。瞿秋白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有机整体,它包涵了瞿秋白的理想,信念,品德,智慧,人格,情操,风范和精神境界等诸多要素。其内涵核心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开拓精神,民主精神,自我解剖精神和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09.
瞿秋白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权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参加这一民权革命,也就必须与改造后的国民党合作。  相似文献   
110.
《多余的话》是瞿秋白的狱中遗作。其魅力缘自作者不同凡响的一生经历,在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早期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有着强烈暗示力的话语、话语塑形的风格,以及它向世人所展示的瞿秋白的信念、情怀和人格形象。在《多余的话》中,瞿秋白思考了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把党建成一个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革命应该采取怎样的斗争策略等问题,并已触及了对革命队伍中人的价值、尊严问题的思考。《多余的话》是对历史的见证和交代,也是留给后人和未来的。《多余的话》的这些内在价值进一步彰显了其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