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4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从周(1912~1996)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翻译家,1975年退休后,又在1978年返聘“人民”工作十年。他是民盟盟员,我常去家访,并互通信十多次。1992年1月21日郭从周给我寄来《关于瞿秋白战友李仲武生平的补充》一文,并附信说:“知道李仲武‘九一八’以后情况的,现知只有他的学生三人,除我而外,还有西北大学教授沈鹏飞,上海华东师大教授李毓珍(余振),我们都是八十来岁了。……我补充材料不多,我希望你收集一下书中材料,再补充一点我的材料写成李仲武生平,做这点好事功德无量。如能在《瞿传》再版时给李仲武添上几句,也使这个好人名垂史册。”现将郭从周写的《关于瞿秋白战友李仲武生平的补充》全文提供,请编辑部考虑发表。(张慎趋提供)  相似文献   
32.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艺大众化问题,是瞿秋白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瞿秋自在这两个问题上的观点,具有明显的“工具论”色彩,而贯穿其中的政治血脉则是“阶级斗争”,它反映了当时革命文艺队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瞿秋白也以此建立起一套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学批评模式。  相似文献   
33.
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及前途。瞿秋白在研究中国革命及社会各阶级特征的基础上,不仅提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应该夺取统一战线领导权,还阐明了无产阶级应如何获取领导权及其在统一战线中应采取的策略原则。与同一时期党的其他领导人相比,瞿秋白的统一战线领导权思想是比较正确和先进的,他的这一思想既对国民革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4.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35.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中,就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产阶级在革命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工农联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为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6.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我国第一篇研究鲁迅思想和杂文的重要论文。他在《序言》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战斗历程和革命传统,以及鲁迅杂文产生的原因、艺术特征和战斗意义。虽然在论述中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他对鲁迅研究的开拓性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37.
以近代西方化的交会碰撞为背景,瞿秋白向人们揭示了西方化给中国社会和传统化带来的冲击与震荡,剖析探索了中国传统化的历史命运和出路,在认真反思了西方化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吸收与借鉴西方化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标准,他的这些思想丰富了人们对中西化交流的认识,为当前的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38.
在中国大革命后期,瞿秋白与鲍罗廷的合作是沉重的,被涂上了厚厚的灰色基调。但是,鲍罗廷离开中国之前做了一些弥补自己严重错误的事,即与瞿秋白最后合作,制定了中国大革命失败后新的方针政策。1930年1月,瞿秋白与鲍罗廷一起出席苏联中国问题研究院举办的“陈独秀主义的历史根源”学术讨论会,这是他俩最后一次共同出席会议,以后留在双方心目中的是说不清的政治话题。  相似文献   
39.
瞿秋白虽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阶级,但从其祖父一代开始,就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没有自己的故居。祖父暴病南昌,父亲回常州看管祖父赓甫的府第八桂堂。叔祖父病故,只得迁出,寄居星聚堂,最后住进了瞿家祠堂。这段艰难困苦的家世,对秋白形成叛逆性格,走上革命道路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0.
瞿秋白同志是20世纪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贵族革命家。他以毕生的革命实践演示了贵族革命的艰巨性,他在就义前写下的《多余的话》,充分表现了其作为贵族革命家的精神特征。求真的革命认同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其"误会"与"多余"两大情结的精神基质,它雄辩地证明了秋白革命的纯洁性、深刻性和彻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