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41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蔡焕杰先生《对(愚溪诗序)一处译的思考》一发表在本刊2006年第5期,专门针对《愚溪诗序》末“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一句话,对人教版教参里的解释提出了一些质疑。章较长.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寂寥”的解释有错.二是“莫我知也”的内容应该修正。我仔细阅读了蔡先生的章,回头再重新研读了《愚溪诗序》原,发现蔡先生的观点亦有可商榷之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步入新世纪,龚自珍的诗依然振聋发聩,令人感喟万千。人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创造性人才。作为教师,更要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时时反思时时自励。因此,"我劝吾师重抖擞,不拘一格育人才"很有道理。通过对名师课堂的观摩与研读,我发现,只有教师的"不拘一格"才能催生学生的"不拘一格"。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经常被形容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其特点是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很多,因此,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理科学科,教师要认真对待,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设计是为了使课堂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本文从提高学习效率与角度探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4.
梁好 《教育文汇》2007,(8):46-46
这是一节精心设计的公开课,课的内容是《黄河象》。课堂按预定的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研读、探讨、推想,随着科学家的假想一步步进入到200万年前黄河象失足入水的那刻场景。距下课还有10来分钟时间,我抛出了最后一个话题,也是自认为该是课堂预设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要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教材应当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经久不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下面例举几例并予以深刻剖析,供同学们研读。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近期研读了国内四个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字实验教材,现仅将不同版本教材各自特点归纳介绍如下,与数学同行交流。◆人教B版(1)突出通性、通法,揭示数学本质把基础数学中普遍实用的最基础部分、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列为学习的重点。抓住这些重点内容,尽量为它们提供实际背景,反映其应用价值,努力揭示其发展过程和本质,使学生在经历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过程的同时,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教材正文中适时安排栏目,揭示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又如将"待定系数法"作为一个小节的研究内容列入教材中。  相似文献   
18.
19.
常态化教学是每一位教师日常教学的状态,也是教师经过仔细研读教材、教参,细心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而开展的教学,是一种非常真实、朴实而又扎实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各样的研究课、观摩课、优质课和展示课此起彼伏,许多教师在公开课的听课、评课中扩大了视野,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阅读课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长期以来,阅读课教学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上,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实施研读课的教学,是落实新课标,提倡素质教育的一种好的课型,值得大力提倡。文章力图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新课标,界定研读课的课型,形成研读课的语文课堂模式,确立研读课的实施原则,揣摩研读课的创造性阅读视点,总结研读课的教师要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