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205篇
科学研究   13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27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丽芳 《文教资料》2011,(9):143-145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指亲子关系、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认知的发展、社交能力、性角色认同等方面的发展。本研究根据1—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具有的一般规律,从具体的教育实践出发,阐述了亲子教育机构在教育活动中促进1—3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几项原则:教师、家长共同协作促进发展的原则、游戏性原则、操作性原则、个体性原则、愉悦性原则、渗透性原则等。并通过案例研究提出了可以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和具体教育契机采用情景创设法、操作练习法、环境陶冶法、肯定赞扬法、游戏体验法等方法对儿童进行培养促进。  相似文献   
72.
每一位社会中存在的个体都具有社会性,其社会性发展对于个体融入社会生活起着重要作用,视障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其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个体和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怎样对视障儿童实施社会性教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社  相似文献   
7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标准,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如果脱离儿童的生活讲道德,讲行为准则,他们习得的往往  相似文献   
74.
刘云梅 《课外阅读》2011,(10):376-376,367
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为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所研究幼儿的实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强其社会性方面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  相似文献   
75.
屈原的思想情感是历代屈骚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汉至今,多数研究者只肯定他的爱国情怀,而对其个性的评价却往往失之偏颇.本文从社会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去认识屈子的思想情感,并对其思想根源进行了探究,以发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网络的社会性交互环境的构建对加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它主要包括了物理环境、知识环境和情感环境三个方面。物理环境和知识环境作为情感环境的基础,是基于网络的社会性交互环境的主要内容,其构成可被分为资源层、应用层和管理层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77.
78.
技术哲学的荷兰学派关于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说中遇到了难以回避"逻辑鸿沟"问题,因而转向人工物的"实践-伦理"研究。由此涉及人工物具有高度的社会情境依赖性,这是由于人工物社会性地存在和生成于社会情境网络之中,并主要表现为设计与使用、生产与扩散四种具体的社会情境,进而呈现出"人工物-人-社会情境"共生演化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79.
赵红 《今日教育》2006,(8):38-38,40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儿童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具体表现为平等、合作、分享、轮流、谦让等。但长期以来,由于家长过分注重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健康投资而忽视了对其个性成长的关注、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形成了不良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倾向,与当今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平等合作”原则形成了冲突,会使他们在交往中受到挫折。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和家长应注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与人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80.
幼儿社会性教育是指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社会性教育,应使幼儿形成健康人格,成为初步适应社会生活的人,为幼儿成为未来社会合格的建设者打基础,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