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根据语义表达的不同,比况表达式有比喻性和非比喻性之分;在比喻性比况表达式中,对形神声色的比喻是其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比喻性比况表达式的形神之比、声色之比的简单分析,指出它们在语法功能和结构形式方面的一般特征:形神之比以体词性词语和S X Y式为主,声色之比则以谓词性词语和X Y式为主。  相似文献   
112.
《唐雎不辱使命》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以及巧妙的人物衬托,塑造出了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写作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3.
王勃展才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①矣。及以纸笔巡~②让宾客,勃不辞让~③。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④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日:"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⑤而起日:"此真天才,当垂~⑥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⑦。  相似文献   
114.
正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有时是一种偶然。"小蝴蝶"是一只小狗,它是自己撞进家里来的,爸爸说是吉兆,便收留了它。我和它并没有一见如故,因为它很脏。可是当爸爸给它洗漱、打扮好带出来,我的眼神便再也无法从它身上挪开——不说它圆溜溜的小脸像一个小绒球儿;不说它那双水晶紫色的眼睛有穿过整个蓝天的深邃;单说它小绒球儿似的脑袋旁生出的两只蝴蝶似的耳朵,跑起来一起一落,仿若一只可爱的蝴蝶蹁跹飞过,呆萌的样子无法言喻。  相似文献   
115.
正一、透视言语的独特美散文是美文,其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语言的精美与句式的和谐。人教版《唯一的听众》是篇抒情散文,作者对环境的描写十分耐人寻味。如"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这样的句子虽是偶尔出现在课文中,也不强调声音韵律,但是读起来却极富韵味,由表及里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把他们带入美感氛围中,而这种环境氛围的描写,也同时在反映作者不同的心境。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  相似文献   
116.
在镂空雕玉器艺术的历史长廊里,可谓异彩纷呈,各领风骚;雕琢题材无所不有,缤纷多彩,不胜枚举,清代的镂空玉极具特色,堪称一绝。今精选清代镂空雕玉器数件,做一简介,供爱好者鉴赏。  相似文献   
117.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有的凝视远方……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秦兵俑》在西安市以东40公里处的临潼县境内  相似文献   
118.
正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最多。如何让形形色色的人在文中活起来,使读者读文如见其人?下面为同学们介绍一些最基本方法。一、精雕心行言色,给人绘"形"为文添"彩"根据文章内容表达需要,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既能使人的形象在读者面前清晰起来,又能使文章内容变得丰满。1、外貌描写。对人物外貌描写最顾忌眉毛鼻子一起抓,如"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两个像3字的耳朵,一张  相似文献   
119.
在记叙文写作中,神态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法。神态指人的表情、神色、态度等,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身份和经历的人,即使身处同一条件下、同一件事件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神态;同一个人的神态,在不同人的眼中,也会对其感情色彩有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0.
徐静 《辅导员》2011,(17):18-19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