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75篇
科学研究   54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75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林曾  林姗 《教育评论》2022,(7):150-156
对美国个体财富的描述性和回归性分析显示,无论是黑人、西班牙人还是白人,财富和教育没有显著关系,但白人的财富远远领先于其他种族。研究进一步揭示,从平均值来看,代际受教育年限差别有限,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培养的孩子也受到同样的教育。很显然,美国的强盛与早期现代化息息相关,而缺乏自身动力、高度依赖移民和向外剥夺奠定了它走向衰败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在美国学校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不仅可以看到相关的教育法规文本和案例,而且可以看到大量具体的司法介入。可以说,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活动的开展,甚至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都可以清楚地感受教育法规的作用。而贯穿于美国教育法律的基本原理和根本精神就是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平等,这集中体现在教育机会平等、受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过程中的程序平等。  相似文献   
33.
蒋孟利 《视听》2023,(10):48-51
2023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续作,文本的时间线回溯到“流浪地球”计划开始之前。多条人物故事线的交叠极大地充实了文本的深度,其特效在合理的科学范畴之下也更具有视觉张力。电影文本频频展现出对于后人类主义下的“人—机器”“数字—现实”“未来文明”等议题的思考,在后人类所特有的景观之中,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由此而生,传达了势在必行的共同体观念。结合我国的文化语境,可以发现电影文本中的后人类景观成为共同体生发的场域,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后人类景观下共同体概念所产生的各类形构深化了中国式“未来文明”的叙事,为今后国产科幻电影开拓着更为宽广的想象疆域。  相似文献   
34.
35.
<正>《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品,在作家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八月之光》取材于福克纳11岁时发生在南方的一桩种族惨案。  相似文献   
36.
张炜的长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叙事模式:受难叙事和流浪叙事,前者通常讲述“我”的家族苦难历史,与《离骚》、《圣经》中的“失乐园”的叙述构成较为一致;后者则由“家族”流浪与他者流浪组成,往往表述作者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严谨思索,体现其一贯的怀疑精神。其长篇小说打破了传统长篇小说的藩篱,追求情绪的诗意张扬,显示出张炜在长篇小说与诗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契合点的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37.
流浪地球     
刘慈欣 《初中生》2013,(22):56-59
叛乱(接上期)"我们本来可以战斗到底的,但这可能导致地球发动机失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过量聚变的物质将烧穿地球,或蒸发全部海洋,所以我们决定投降。我们理解所有人。因为在已经进行了40代人、还要延续100代人的艰难奋斗中,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但也  相似文献   
38.
39.
放轻松     
  相似文献   
40.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流浪未成年人问题。流浪未成年人外出流浪与其家庭生态系统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一个个案为例,介绍家庭治疗模式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并对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专业反思,以推动我国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