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同时测定牛黄解毒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用20%H2SO4水解样品,以丙酮为溶剂,索氏提取样品中的蒽醌类化合物,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75:25,V/V),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 nm,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样品中4种蒽醌类化合物分别在1.50~150,0.950~95.0,1.30~130,1.15~11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测定的重复性较好,并在24 h内稳定,4种化合物加标回收率均在98.14%~101.3%之间,测定结果准确.该方法操作便捷,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牛黄解毒片的药物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2.
正在蛋白质分子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发现氨基酸、氨基、羧基等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面对此类计算问题,他们往往无从下手。这里我总结几个规律,以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一、氨基酸数与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关系n个氨基酸综合成一条肽链时,形成(n-1)肽键,由于每形成一个肽键都要脱去1分子水,所以脱水数也为(n-1),即: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那么当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它们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33.
吡啶酮类衍生物以其显著的生物活性成为当今化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利用多取代的共轭三烯类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分子内关环反应,合成了9个3,4,5-三取代-2,6-吡啶二酮类衍生物,并对它们进行了MS,1HNMR和13CNMR表征。  相似文献   
3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9-719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俞飚研究组发展了新一代糖苷化反应:以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的一价金催化的糖苷化反应。他们使用该反应完成了一系列活性寡糖和糖缀合物的高效合成,相比于经典的糖苷化反应,新反应具有独特的反应机理,因而具备独特的优势。其中的一个优势是对于核苷的合成。核苷在生命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大量人工合成的核苷类化合物则通过干涉这些作用而成为重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35.
取代苯类化合物的结构-活性/性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正龙 《科技通报》2002,18(4):327-330
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nF,并用^1F研究了取代苯类化合物的分配系,生物毒性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等,得到了相关的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36.
本文结合酞菁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对其在信息储存、信息传播和信息显示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7.
大黄(rhubarb)又名黄良、火参、绵纹、川军,系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Reg.)和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大黄一直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具有"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1]的功效.从上世纪起,许多学者研究了大黄的有效成分[2,3,4,],认为其有效成分主要为:蒽醌类化合物和大黄鞣质甙类.目前,大黄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蒽醌类化合物,其中包括游离蒽醌类如: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醇、芦荟大黄素等;以及结合蒽醌类衍生物如:双蒽酮甙和单糖甙,另外,大黄中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β-谷甾醇和多糖.我国早期的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止血、导泻、抑菌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尤其是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大黄及其有效成分在心血管药理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38.
“几年前,一个美国科研小组研究发现,蒽醌类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这才引起了人们对芦荟毒性的重视。“前不久,卫生部等6部局发出了“关于含库拉索芦荟凝胶食品标识规定的公告“,强调芦荟产品中仅有库拉索芦荟凝胶可以被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添加库拉索芦荟凝胶的食品必须标注“本品添加芦荟,孕妇与婴幼儿慎用“字样,并应当在配料表中标注“库拉索芦荟凝胶“。公告还指出,库拉索芦荟凝胶的每日食用量应不大于30克。若无法确保消费者芦荟日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企业应在包装上标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语。公告没有解释作出这一要求的原因,也没有说明过量使用芦荟对人体是否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39.
综述了酰胺型开链冠醚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系统地论述了该类化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40.
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咪唑啉碘盐(L)是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750)经磺酰化、碘化之后再与1-甲基咪唑反应得到,研究它在钯催化芳基硼酸和2,7-二溴芴衍生物的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构经核磁共振表征为预期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