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949—1978这30年间的港台红学作为红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种异于同时期大陆红学的新姿态兴起并发展起来,散发出缤纷色彩。从纵向上看,港台红学经历了逐步兴起、全面拓展、趋于成熟三个阶段;从横向上看,索隐派、考证派、小说批评派各自为营,展开论争,在交流中共同提高。港台30年红学研究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为今天港台与大陆的红学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2.
李岚 《考试周刊》2012,(79):13-13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带给人无限的幸福,也使人为之付出血泪,由此世上多了许多的痴男怨女,也成就了许多作家笔下的爱情悲剧。《红楼梦》与《荆棘鸟》俱为现实主义力作。《红楼梦》自它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有所谓“开坛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足见其在当时的风靡程度。到了现代,《红楼梦》的魅力依然不减,人们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一部古代小说,研究者甚至将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称之为“红学”。  相似文献   
113.
“小说家红学”构成了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一大奇观.就学术品格和操作程式而言,“小说家红学”以其艺术创作经验与敏锐的审美来把握参悟、阐释《红楼梦》;其研究特征表现在抓住小说人物形象这一中心要素,关注小说的艺术虚构这一本质手段,不忘回归创作的研红根本旨趣.但识小辨微的方式使他们的研究观点相对零散、没有形成系统.  相似文献   
114.
毛泽东一生推崇《红楼梦》在学界产生巨大影响,促成红学成为三大显学之一。毛泽东要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他信手拈来《红楼梦》事例,连类比喻,说明深刻革命道理,异彩纷呈,表现了他的革命红学观。他从文学上解读《红楼梦》,表现了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致的思想。晚年的“吊膀子”是为了“掩盖政治斗争”说,无疑是认识《红楼梦》的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15.
彭靖 《档案天地》2013,(7):40-42
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现代文学大师,也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其译作和外语创作多于母语创作;汉译英作品超过英译汉的作品,因此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高居畅销书榜首长达52周,  相似文献   
116.
人文社科     
《出版广角》2012,(11):92
《朱批红楼1·风月秦》作者:朱楼梦剑著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定价:28.00元提要:本书是一部大众化、通俗化的青春红学读物,在红学中首次提出了"好事终"象征贾府百年家业走向终结;贾珍残杀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20.
马经义在川大研究生院作了一次讲座后,川大BBS,蓝色星空“红楼版”上炸开了锅。红迷们热议着这个“学识渊博,口齿清晰,长得端正帅气”的小马哥—“第一次见到这么帅的主讲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满腹诗书又不失幽默的主讲人。”“与马先生交谈,感叹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涉猎之广,钦佩于他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