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篇
教育   428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在经常听到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当它们以多种形式或英文或乡土小调传诵时,我应该正站在繁华的街道或是正阅读报纸在拥挤的人流中。当别人以不同姿态、不同神色面对我的时候,仿佛是在虚妄的梦境中,我看见所谓微笑的脸,所谓不败的传奇和结局,让我茫然。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妊娠结局与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分离培养对308例孕产妇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并对其中50例UU阳性的孕产妇分娩新生儿喉咽部分泌物进行UU检测。结果孕产妇宫颈分泌物UU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其胎膜早破、早产、产褥病率、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喉咽部分泌物UU阳性组比较,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可引起不良妊娠结局并可引起新生儿肺炎。  相似文献   
63.
狭邪小说与中国古代的“青楼剧”都是对妓女的情感、人生和命运进行关注的叙事性文本。本文试从创作主旨,行为主体之关系,人物形象及大团圆结局模式几个方面,把中国古典“青楼剧”与晚清狭邪小说作一比较,以求厘清二者之关系。  相似文献   
64.
注重动机和结局 ,是人们的阅读习惯 ;同情受害者、迁怒受益者、原谅动机“善良”的作恶者 ,这都是造成阅读心理偏移的因素。盲从叙述者 ,也是阅读心理偏移的表现。《红楼梦》内涵丰富 ,人物形象丰满复杂 ,阅读中的心理偏移现象也就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65.
论小小说的"陷阱式"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小说“陷阱式”叙事策略是先给读者造成某种错觉结局,然后陡转笔锋,在结尾推出一个与错觉结局完全相反的结局,让读者象掉进陷阱当中的一种方法。这种叙事策略的审美效应,是出其不意地给读者阅读心理予意外性“打击”,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使作品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形成大面积的艺术空白,收到言尽而意未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6.
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国门后,都选择了走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从而有了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但这两场运动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其主要原因在于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的态度上有明显不同。中国是被动的、消极的,日本则表现的积极、主动;中国所抱定的是“中体西用”的宗旨,而日本则采取“体用兼顾”的原则。日本迅速迈入强国之列,中国则日益衰败。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结局很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对待和汲取比自己更先进的异域文化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7.
<西厢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曲作品,元明以来,一直最受群众欢迎,但对其结局非议颇多,对此应通过认真分析当时的历史社会环境与作者追求、人物性格塑造及人们的审美情趣,才能对<西厢记>的结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8.
作者试图从悲剧的角度,通过对悲剧性格的特点,悲剧性格的指向和悲剧结局的分析来把握巴金的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9.
人世间,任何事情的结果几乎都取决于当事者所持的态度。站在北京的任何一个点上,你都可以选择走向四面八方,你决定方向的依据来自于你内心的态度或渴望:如果你向往大海,你就会向东走;如果你梦想着高原,你就会向西走。只要你做出了选择,经历就因选择而异,所产生的最后结局也会完全不同。因此,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几乎完全来自你的内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0.
沙汀在长期的小说创伤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定势,热衷于营造开放性的故事结局便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定势的形成,有地域文化(龙门阵文化)的影响;有大师(鲁迅、茅盾)的批评与指导;也有作家对名家(契珂夫)的学习与借鉴,这一定势的形成,使他的小说超越了它所描写的“范围的狭小”而具有广阔的意义空间,使他的小说的发展频频突转,因其结局而给阅读者一种“惊奇”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