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41篇
科学研究   7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编译原理的教学中,不仅仅应当注重正规式、上下文无关文法等描述文法规则的概念及相关判定算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根据规则给出判定算法的能力。后者在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知识传授灌输的方法实现,但效果欠佳。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规则的意义及算法思想之间建立联系,可视为一种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本文尝试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用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72.
张欣 《文化学刊》2014,(1):125-12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水浒传》库恩德语译本《梁山泊的强盗》为研究对象,结合译介学及文化翻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仔细研读《水浒传》原著及库恩译本的基础上,分析译本对原文所做的翻译操作以及对中国特有文化现象的处理;同时解释中德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及个人价值观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3.
不同于一般形式上的翻译,新闻编译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依据新闻编译的特点以及对编译者的特殊要求,从社会伦理学角度,探索编译者在进行新闻编译时应遵守的基本职业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474.
《新闻界》2015,(17):22-2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参考消息》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刊登的全部1014篇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报道进行报道倾向、编译形式和文体风格三个维度的考察,旨在对该报关于重大社会议题的报道策略进行全面而准确的阐释。研究发现,《参考消息》相对温和新闻生产策略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特定社会议题脱敏和预防舆论"板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5.
目前,我国对外报道编译稿普遍面临可信度低这一问题,要有效解决,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编译者的修辞权威,使其能够运用"言语权力"赢得读者的信任。而要建立编译者的修辞权威,就一定要在对外报道中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使编译者给人以"好的修辞者"的印象。价值观的体现离不开价值修辞学的指导,特别是Richard Weaver提出的修辞者的两种责任,即论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读者特殊性的考虑,可以帮助编译者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有效构建自己的修辞权威,提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476.
左灿 《东南传播》2021,(1):77-82
2020年11月17日下午,以"《新莱茵报》的编译与研究"为主题的《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增刊发布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线上和线下的与会代表们都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出版的这期《新闻与传播研究》增刊表示赞赏,对陈力丹教授团队的编译工作表达了敬意,并围绕《新莱茵报》的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新闻与传播研究》编委、研究员季为民主持了研讨环节。  相似文献   
477.
478.
刘香芹  许清 《林区教学》2014,(10):99-100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针对基于创新的编译原理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方法,软件工程化和任务驱动模式的编译原理教学实践等方面阐述了编译原理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是一项系统质量工程。实践证明,此教学方法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编译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软件工程化思想编程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479.
传统静态编译技术给虚拟机的性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可移植的程序表示以及动态语言的特性(例如动态类加载)迫使多数优化都推迟到运行时进行,导致运行时增加了优化开销;第二,模块化设计的程序使得很多针对整个程序的过程间优化技术难以应用;最后,虚拟机在一些运行间服务上(如安全机制和自动内存管理)花费了大量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商品化的虚拟机厂商以及一些研究机构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虚拟机上研究开发自适应优化系统。当前的主流虚拟机基本都包含了一些基层实现以便于来实现实时程序分析、动态编译以及基于反馈的动态优化技术。介绍了虚拟机中的编译优化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当前虚拟机中流行的动态优化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