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8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教育   59647篇
科学研究   3063篇
各国文化   90篇
体育   1148篇
综合类   1393篇
文化理论   241篇
信息传播   5236篇
  2024年   164篇
  2023年   677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869篇
  2019年   927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1606篇
  2015年   2496篇
  2014年   5969篇
  2013年   5180篇
  2012年   5980篇
  2011年   6673篇
  2010年   5688篇
  2009年   5145篇
  2008年   6201篇
  2007年   4423篇
  2006年   2993篇
  2005年   2636篇
  2004年   2637篇
  2003年   2472篇
  2002年   1940篇
  2001年   1313篇
  2000年   989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182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心理交往与交流既有认知因素;也有情感因素。一旦教师参与了练习,那么,教师不仅仅是技术动作的规范演示,而且是思想、意识、道德、风尚、品质;技术、技能、素质、能力的综合展示。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情导教、以行助学给学生以启迪,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学、练为一体,形成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最富于情感的环境。  相似文献   
82.
83.
84.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接受式学习方式仍然主宰着教学主阵地———课堂。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新课标》也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有的人会把“以学生为本”等同于“儿童中心”或“学习者中心”,完全由着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走上了另一个“无序教学”的极端,忽视了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担负的责任。那就需要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教学。那么,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什么才是最有教育价值、学生终身必备的知识”呢…  相似文献   
85.
后进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永恒的话题。学生做了好事就表扬,做了错事就批评,这是班主任普遍使用的方法。然而差生大都有逆返心理和抗救性,如果对他们动辄训斥,彳乇往会使他们非常厌恶老师,产生抵触情绪,尽管教师再苦口婆心,也会被当成耳边风,达不到改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王彦 《中国博物馆》2001,(3):78-80,86
关于讲解风格 ,一些讲解界的前辈曾作过一些论述 ,普遍认为讲解作为一种“准艺术”其风格存在的客观性。本文试以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讲解风格在个体和具有一定范畴的团体中存在的原因作进一步的解释 ,并对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加以分析。讲解风格是讲解者在讲解活动中所体现的个性化特征 ,它是一个讲解员或一个讲解群体在长期的讲解生涯中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带有独特内质的行为特征 ,是讲解员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具体表现 ,也是讲解员在讲解工作中一生追求的目标之一。讲解风格的不断完善是讲解工作艺术性趋于完美的最高境界。讲解风格分群体…  相似文献   
87.
学生中总有这样一个优秀群体, 他们相对于一般学生群体而言,通常 能较好地全面发展,并走在大多数学 生前面。他们通常有权威性,具影响 力,极易形成榜样的力量,是班级建 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往往习惯于关注弱 势群体,即把学习有困难、成绩靠后  相似文献   
88.
周音 《学语文》2005,(1):9-10
黑格尔曾经说:“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的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考察我们的教育活动,又何尝不是用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呢?  相似文献   
89.
创设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小学自然课的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我在多年的自然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适合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对活跃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又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情感目标”放在很突出的位置,按四个学段,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终身的语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