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5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教育   22993篇
科学研究   1338篇
各国文化   42篇
体育   1140篇
综合类   792篇
文化理论   125篇
信息传播   1563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396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631篇
  2015年   1147篇
  2014年   2847篇
  2013年   1878篇
  2012年   2221篇
  2011年   2371篇
  2010年   1988篇
  2009年   1917篇
  2008年   2355篇
  2007年   1652篇
  2006年   1256篇
  2005年   1074篇
  2004年   976篇
  2003年   865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阿依·奎·阿尔马是一位颇有争议的非洲作家。紧张的家庭关系、长期的异邦流散、对非洲现实和未来的关切,既让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也让他不忘思索非洲的出路。他在早期作品中深陷宣泄自我情绪的囚笼,以存在主义手法描述了非洲独立后的动荡、腐败等社会丑恶,悲观和幻灭的语调使其饱受批评。他的后期创作则逐渐走出个人的悲观主义情绪,通过对非洲历史的宏大叙事尝试从古埃及文化中寻找联结历史的纽带。这一积极的转变凸显了他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林语堂于1931年首译出版了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重要作品《卖花女》(Pygmalion),并于1943年修订再版,此后多次重印发行。通过对比前后两个译本,我们发现了大量的改译现象:林语堂通过语词的直白化、措辞的口语化与语句的动态化使译文进一步还原了人物形象;通过语词的现代化、措辞的简化与语句的去直译化使译文更加紧跟时代步伐;通过语词内涵的显化、措辞的规范化与语句的复直译化使译文更加体现读者意识。这些改译使得全书更具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读性。同时,本文也对《卖花女》自我改译效果与其背后的翻译观进行探究,对修订本中的欠妥之处提出了修改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孤独是因社交联系未达到自身期待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表露孤独感有助于人们缓解负面情绪、获取社会支持。然而表露孤独感,尤其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具有潜在风险。文章聚焦社交媒体与负面情绪表露,系统分析了线上及线下表露孤独感的利弊,阐释了利弊因素对于获取社会支持的影响,讨论了对于社会支持寻求者及提供者的社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教育治理权力下放的背景下,学校自我评估作为一种新的学校评估形式,能够更好地基于学校发展需求、指向持续改进,因而在欧洲教育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欧盟及欧洲各国通过不同层面的倡议、政策规定等方式,积极支持学校自我评估推广。欧洲学校自我评估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内容体系,在实施中表现出强调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重视学校能力建设、突出评估结果在改进中的应用等特征。目前,欧洲学校自我评估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其未来发展须解决功能定位的落实、学校主体性的激发及方法手段的突破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95.
陈新伟 《班主任》2011,(6):27-28
为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设计了一个"五分钟管理"方案。该方案通过每月给学生下发小册子的方法实施,简单易操作,收效很大。一、册子设计1.封面设计封面主题是班主任智慧的体现,每月一换,体现每个月工作的重点。开学第一个月的小册子展示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宋辉 《内蒙古教育》2013,(10):19-19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本能的、迫切的需要,那就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新课程改革较传统教育的最大超越之处在于,关注了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使课堂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由被动转向自主。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97.
侯旭 《中小学电教》2009,(12):156-156
<正>一个人的成长,在未成年阶段尤为重要。未成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是诸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未成年人多为独生子女,受家长过分溺爱,没有吃过苦,经不起任何挫折,因而心理承受力差;另一方面,不愿接受教  相似文献   
998.
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守着几亩薄田,日子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大多数年轻的父母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打工之路,留下孩子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大多数爷爷奶奶采取放羊式态度对待自己的宝贝孙子或孙女,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有的爷爷奶奶虽然严格但孩子不愿意听他们的,也无可奈何。残缺的爱,使大多数留守儿童自私、任性、为所欲为。在学习方面,有的儿童存有厌烦甚至抗拒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  相似文献   
999.
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厌学现象背后的成因错综复杂,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致力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建构有效的情感疏导和心理辅导模式,重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心理的发展,发挥体育和美育在矫正厌学心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蜕变     
[创作理念] 中职生在成长中因成绩不好,容易被看作是"拉班级后腿的人",成为基础教育中容易被忽略的人群,甚至被看作是"问题学生",被遗忘、被忽视、被一次次考试所打击的幼小心灵过早笼罩上了层层阴影,他们的人生道路再一次面临关键选择.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入学新生的心理测量、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及班主任反馈,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存在学习障碍、行为习惯偏差等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自卑感严重,但心灵敏感,反抗性强;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不强;缺乏爱,依赖父母但又不能很好地处理亲子关系;渴望得到认可,但不适应环境,不善于沟通,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遇事易走极端;家境贫寒或家庭不和谐让孩子心事重重,内心茫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