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830篇
科学研究   645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128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辅导员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做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者、学校舆情动态的监测者、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者、学校管理政策的传话者、学生舆论领袖的培养者、学校突发舆情的引导者等,为学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现状,研究了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了新媒体情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随着实践的深入,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困难日益凸显。其困难主要分为:个人网络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度难于把握;网络世界里知行不一;注重技术管控忽视人文引导。针对以上困难,提出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树立网络核心道德价值观;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管理之策。  相似文献   
54.
"优衣库"事件治理在我国网络舆情应对治理方式上具有新的意义,微信等移动网络平台成为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平台,构成网络舆情传播的新现象。优衣库事件后,如何快速应对我国网络舆情中的非常态化现象,依法治网,依法主动引导网络舆情主流走向,如何明晰界定区分微信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注重保护隐私和公共利益达成某种动态平衡构成我国网络舆情日常治理的新转向,成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意义] 挖掘弹性管理和区块链理论在网络舆情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应用价值,克服传统管理体系的技术弊端,突破现有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的难点和痛点,提高网络舆情风险管理效率。[方法/过程] 基于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弹性管理理论,确立网络舆情弹性风险管理的理论框架,进而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出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系统体系,并对网络舆情风险识别和感知智慧分类账本、风险关联树以及智能合约进行详尽阐述。[结果/结论] 构建的舆情风险管理系统、区块链数据保障系统体系,及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网络舆情风险识别和感知智慧分类账本、风险关联树、智能合约,使得舆情风险管理数据更安全、数据可追溯、组织弹性适应性更强,能有效指引有关系统开发,并增强网络舆情风险管理可控性、提高网络舆情风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冰川冻土》曾经刊发“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等相关内容的论文所引发的学术圈舆情为切入点,对社交网络媒体时代舆情传播的溯及效应,通过时间层面的沉淀记忆、空间层面的区域波及、类型层面的类型拓展进行分析,梳理了社交网络媒体时代的舆情传播具有穿透时间、联动空间、穿透圈层的传播力。同时,正是这种传播力,推动了信息从失衡趋于平衡,推进了社会治理的线下和线上互动。  相似文献   
57.
目前,学术界关于公关卫生安全类事件的舆情特征与治理策略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从传播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交叉的视角,基于舆情传播和危机管理的理论,围绕2019-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事件,总结出舆情传播具有主体的自发性和虚拟性,传播的广泛性和互动性,演变的催化性和扩散性、影响的渗透性和延续性四个方面的典型特征,并从政府、媒体、公众三个主观方面和危机事件、网络平台两个客观方面梳理出影响舆情的主要因素,最后将舆情的发展分解成四个关键阶段,即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和平复期,并针对性地提出舆情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指导政府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舆情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58.
《新闻界》2020,(11)
融合传播与传统媒体主导下的传播环境不同,由于影响力、市场和流量的竞争,传播生态呈现出信息超越新闻、情绪超越事实的特征。受此传播环境的影响,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舆情传播迅速,且很容易混杂大量的不确切信息,大大增加其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更加重视主流舆论的引导,包括主流媒体和政务新媒体等,应及时运用权威声音公开真实信息,尽量减少公共事件对社会正常生活秩序的冲击。  相似文献   
59.
Web4.0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形态创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变革。社交属性日益显露的短视频作为一种新生的媒介形态成为公众意见表达和沟通的工具,舆论场也从微博、微信逐渐向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延伸。近年来,由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比比皆是,互动性强、扩散速度快导致舆情工作变得严峻。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应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如何加强引导效能,如何把握舆情事件的传播方向,是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加强并完善以短视频为主的新型传播媒介的应对措施则是提高舆论引导实际效能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6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独有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舆情环境下的电视媒体宣传方式拓宽了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宣传的引导能力。本文基于舆情环境下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了电视媒体舆论引导的发展策略,以提高电视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