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5篇
体育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11.
112.
李继军 《考试周刊》2011,(51):82-8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学生"节外生枝"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或许能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但假使我们能有意识地灵活处理、巧妙引导,关注"意外"生成,将“意外”转化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就能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及听课所得,谈谈看法或做法。  相似文献   
11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麻烦”,使教学陷人尴尬的境地。这些麻烦如能及时化解,教学就会“柳暗花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课堂就会“黯淡失色”。其实,“节外生枝”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14.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平等交流的变化过程,教师的一个表情、一句话、一次质疑或许都能让课堂精彩纷呈,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15.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何况是一群群有着自己独特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孩子!因此,实施品德教学时,即使教师在之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有可能节外生枝,意外频出。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倡导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据此审视,这些"节"外生出的"枝"是孩子真实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外显,其中蕴藏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116.
在朱乐平老师的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节外生枝”时,那种睿智的回应,温婉如流水般无痕。那种回应来自于老师为人的品质和高深的数学涵养,来自于课前精心的预设。处理非预设的课堂尴尬,是需要智慧和灵感的。因此,想要概括出某种固有的应对模式是很难的,本文由常见的尴尬和偶尔的尴尬说起,通过欣赏、研读朱老师的课堂反馈艺术,或许能使我们借鉴到一些对应模式。  相似文献   
117.
新课程实施至今,我们数学老师对“预设”、“生成”有了较强的意识和较为丰富的实践,并在公开课上演绎出不胜枚举的精彩“生成”。但有时尽管有充分的预设,还是有课堂意外出现。意外的出现并不意外,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苏霍姆林斯基语)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平等宽容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将随时遇到一些节外生枝的问题,这些问题中的一部分潜藏着价值。教师能把握处理得好,极有可能成为课堂上可遇而不可求的“亮点”,从而呈现原生的、真实的、生动活泼、丰富复杂的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达到“无心插柳柳成阴”的美好境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8.
陈子怡 《新教师》2022,(1):76-77
在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仍然存在不少教师跳不出"以本为本"的桎梏,拘泥于教材中内容呈现的形式和顺序,在课堂教学中害怕"节外生枝",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和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无形地束缚住教师的教学,教师又强行捆住了学生的思维和手脚,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