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由此开始而已。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立夏的习俗很多,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各地"立夏"的习俗也不一致。在江苏、浙江一带,时兴立夏日给孩子们胸前挂蛋。  相似文献   
92.
立冬     
《课外阅读》2009,(22):M0002-M0002
“立冬”这个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  相似文献   
93.
节气     
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吧,我对二十四节气也越来越在意了。对,在意,春夏的几个节气感觉还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处暑、门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悌似的,  相似文献   
94.
春夏秋冬,色彩斑斓,每个季节都给平凡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点缀。人生的节气也应是如此,与春不同的夏,与秋不同的冬,总是细致地融入我们平凡而又美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95.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一种舞蹈形式以“农时节气”、劳作方式、庆贺丰收为元素,它表达了人们对祖国大地的热爱,对风调雨顺的祈盼,对满载丰收的庆贺。本文从“农时节气”舞蹈的风格特征、主要类型出发,对其所带来的审美意义、艺术价值等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6.
“春分到,蛋儿俏”这一说法起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华夏时期,祖先们在春分(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这一天,纷纷拿起家中的鸡蛋试图将鸡蛋立起来以庆祝春天的到来,这就是“春分竖蛋”的游戏。  相似文献   
97.
汪文静  黄菲 《中学生物学》2022,(9):74-75+96
将劳动教育结合二十四节气知识和相关的古诗知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领学生们到学校阳光农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劳动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的生命观念、勇于探索与实践的科学精神、热爱劳动的社会责任,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8.
姚瑶 《江苏教育》2022,(61):52-56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从以往忙碌的假期语数英辅导班中解脱了出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这也为书法学习提供了好时机。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针对“葑溪娃”的暑假书法线上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将节气课程融入书法教学中,成立“葑雅小讲师团”,旨在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了解多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9.
毕淑敏 《当代学生》2013,(Z3):88-89
夏初,买菜。老人对我说,买我的吧。看他菜摊,好似堆积着银粉色的乒乓球,西红柿摆成金字塔样。拿起一个,柿蒂部羽毛状的绿色,很翠硬地硌着我的手。我说,这么小啊,还青,远没有冬天时我吃的西红柿好呢。老人显著地不悦了,说,冬天的西红柿算什么西红柿呢?吃它们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药啊。我很惊奇,说怎么是药呢?它们又大又红,灯笼一般美丽啊。老人说,那是温室里煨出来  相似文献   
100.
田野上的风     
田野上的风,一遍一遍吹拂着村庄。这些风来自麦浪的深处,或者龟裂的土地缝隙。它们一如既往温柔地把汗水和节气播散在田野上。同时,一个离开村庄的人,也在风吹过后,会重新发现田野原来的模样,找到最初的村庄。我和田野上的风的相遇,像一场蓄谋已久的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