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8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黄冠群 《考试周刊》2015,(36):165-166
中国茶文化已有数千余年的历史,然而在当前社会生活中茶文化没有得到充分传承。在高校《茶艺与茶文化》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仍然处于浮躁的学习状态,不能真正静下心来传递传统茶艺,感受茶文化的真谛。本文通过在《茶艺与茶文化》课堂中实施亲验试教学模式,真正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传承优秀茶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2.
本文根据国家、地方相关文件,围绕现代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推进政校行企的深度融合,以基地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以示范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搭建农科教结合平台,强化教学与服务功能,建成了"五位"一体的茶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创建了"五化"实训模式。该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双员制"+"双分制"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完善了提升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茶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训基地的"造血"之梦。  相似文献   
83.
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历史文化,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中开展茶文化学习与教育,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历史与人文知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品德的完善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综合技能。因此,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茶文化学习和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4.
茶艺课程具有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能使学生在课程中领悟精髓,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提升职业素养的能力。以广东财贸职业学院茶艺课程为例,从茶艺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步骤的角度进行教学研究,基于职业素养提升视角进行个案研究,针对茶艺课程目前课程内容结构不均衡、学生参与度不高、高素质师资紧缺、经费物质条件有限、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在学校层面深化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的理念、合理配置课程物质资源、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在教师层面优化课程内容的设置、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在社会层面加强企业对人才储备培养的重视、提升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关注度以及营造校企文化水乳交融的氛围。  相似文献   
85.
茶艺     
《上海集邮》2008,(7):14-15
茶至少有5000多年历史,有“国饮”之称。《神农本草经》(TP12-3)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述。唐代陆羽,被奉为茶圣(1997-5-2,1996年坦桑尼亚《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小型张,图1)。“羽嗜茶,著茶经三篇(TP12-5),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新唐书》)"自从陆羽生人间,  相似文献   
86.
王春城 《收藏》2009,(9):86-87
独具风格、独树一帜的紫砂工艺以其古朴、典雅,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几百年来蜚声海内外,被世人所推崇。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使更多的台湾爱好者欣赏到紫砂陶艺之美,1995年6月,受台湾历史博物馆、文化资产维护会、梅岭美术学会邀请,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天津艺术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历代紫砂瑰宝展。该展览云集了4馆的200余件紫砂精品。展览使台湾同胞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87.
孙自鸣 《文化交流》2008,(11):68-70
2008年8月18日下午2点16分,来自武义的双胞胎兄弟程潇俊、程潇恒与他们的师父银汉晴一道,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为萨马兰奇和日本运动员表演了一套中国茶功夫,他们的表演获得了阵阵喝彩,萨翁在离开时还频频点头致谢。  相似文献   
88.
长嘴壶茶艺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要求学生掌握持壶站姿、步法、抛壶、行礼及掺茶等操作技法。在长嘴壶茶艺技法操作课中,通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运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传承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9.
朱雯 《大观周刊》2012,(43):40-40,45
在茶的故乡--中国,人们对茶叶的利用延续至今。从药用、食用到饮用,茶的利用方式在不断变化着,所用器皿也各不相同。考古学家发现,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茶了,出土的陶缶被认定是最早的饮茶器具。到了西汉、魏晋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器具文化长足发展,茶艺便应运而生。茶文化兴于唐盛于宋,而此时的茶艺技术也在民间茶具和宫廷茶具中逐渐成熟。茶艺在元、明、清时代借助对外贸易由中国传向西亚,同时西方的逻辑学也走进了中国,把合理性美学融入中国茶艺。  相似文献   
90.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缩影,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温文尔雅、刚柔相济的品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之邦的悠久。传承中华茶文化应从基础教育抓起,通过沏茶、赏茶、饮茶的过程,促使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学习礼法、品味人生,从小领悟茶道精神。我校针对3-6年级学生培养茶艺技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