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6071篇
科学研究   193篇
各国文化   242篇
体育   151篇
综合类   246篇
文化理论   106篇
信息传播   17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920篇
  2011年   973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947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刘晨  王林 《青年记者》2008,(4):69-70
一名优秀的军事记者,不仅是一个专业的信息传播者,一个美的缔造者,更应该是一个思想者,一个能够以鸟瞰全局的宏观视野与穿透历史的哲学思维审视国防和军队建设、观察军情兵情的望者.<解放军报>高级记者、报告文学作家江宛柳笔下不乏美文,更不乏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深度报道.她的很多作品,特别是作品集<与兵车同行>中的"追踪改革"、"热点思考"两个系列,对当前军队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透视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2.
1 阅读的人生 英国作家毛姆曾充满激情地说:"读吧!即使你不会读书也可以把书放在手里把玩一番,凝神注视、随便翻到哪一页,找一些招眼的句子看看,到这片无涯学海里航行.如果书籍不能成为你的朋友,至少他们也应该是你的熟人;如果书籍无法走进你的生活圈,起码你也应该向他们点头致意."  相似文献   
43.
现任天津市文联主席的冯骥才,是当代著名大作家.他创作的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曾经感染了国内众多的读者.特别是他写的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通过对一百个普通中国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相.但是,由于他的疏忽,这篇作品的出版和再版,却为他惹来两场著作权官司.这两场官司,前一场他没输,最近的一场,却意想不到地输了.  相似文献   
44.
李莉 《编辑之友》2006,(2):19-20
近年来,"博客"逐渐成为出版界的热门话题.从2000年3月美国作家斯蒂文·金在网上发表了<驾驭子弹>,读者付费后即可下载阅读小说到博客进入我们的视野,传统出版经历了网络出版带来的种种冲击.面对博客时代,传统出版又将遭遇哪些困境,采取哪些对策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5.
我到自治区档案局工作不久,档案馆的副研究馆员李克仁先生就告诉我,他正在写一部传记小说《大汉台吉》。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那森达赖这个生长在准格尔这块土地上的传奇人物的故事。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兴趣,请他加快速度尽快出书。2002年冬季,《大汉台吉》正式出版后,克仁先生送我一部。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读毕掩卷而思,那森达赖这个两米多高的蒙古族汉子的形象,在我眼前久久的挥之不去。这个人物是那样鲜活,那样生动,是在鄂尔多斯、准格尔这块土地上独有的人物。  相似文献   
46.
《出版参考》2006,(2S):36-36
英国《卫报》专门发文章,讨论出版业的未来。有专家认为,媒介和娱乐业的未来不在于遇到一条“大鱼”,而是在于下许多“鱼钩”期望钩到成千上万条“小鱼”,而这些“小鱼”能积少成多给媒介或娱乐业带来巨大利润。  相似文献   
47.
大正 《出版参考》2006,(2X):36-36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年)官僚家庭出身,母亲倭文重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6岁起在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受教育长达13年之久。在校期间,受日本浪漫派思想的影响,开始用现笔名发表习作。1944年考入东京大学法学部。1946年经唯美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推荐,发表短篇小说《烟草》,从此正式步入日本文坛。  相似文献   
48.
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何其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何其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享誉文坛的诗人、作家和理论建树颇丰的文艺理论家,其实,他也是一位从事了多年编辑实践活动的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长期以来,人们从作家和理论家的角度对他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但对于他在编辑出版活动中所做的种种努力却少有问津。鉴于此,本文在梳理何其芳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试对其编辑思想做一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49.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50.
陈白尘     
戏剧家陈白尘,原名陈增鸿,1908年3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清河县(今淮安市区)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幼年人私塾读书,1923年考入爱国教育家李更生主持的成志中学,开始以白话文写作并向报刊投稿。1926年,考入上海文科专科学校.第二年秋转学于上海艺术大学,追随田汉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对戏剧发生了浓烈兴趣”,成为南国社重要骨干。1932年,在家乡淮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继而参加共青团,任共青团淮盐特委机关秘书。同年9月在淮阴被捕。1933年春被国民党判刑并监禁在镇江监狱。他在狱中秘密写作,向“左翼作家联盟”影响下的刊物投稿。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做“亭子间作家”约两年,从事《石达开的末路》、《恭喜发财》、《太平天国》等多幕剧的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