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黄庭坚通过学习杜甫,建构了自己的诗法理论,其要点是夺脱换骨。黄庭坚创此诗法理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他的个性是分不开的。黄庭坚的诗法理论被他的门徒奉为金科玉律,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的理论。历代都有诗话对它进行宣传、发扬,但随着江西诗派的发展,其诗法理论也暴露出很多弊端,后人对他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并给予批评和修正。  相似文献   
22.
衍纸是一门手工艺术,其作品颜色鲜艳,立体感强,形式多样。同时创作过程门槛低,容易上手,新奇有趣。在美术课堂进行衍纸制作,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不自觉地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3.
“德”首先是一个伦理学范畴,后来又成了一个文艺学范畴,并渗透到了文艺领域的诸多方面。它不仅成了对文学艺术家的根本要求和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且又用以指称文艺作品的性质和内容,并孳衍出了乐德、德音、文德、比德等文艺学范畴,形成了关于“文德”、“比德”、“乐以象德”等的文艺理论观点和学说。“文德”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文德”这一范畴的诸多涵义。“乐以象德”说的提出及其内容与影响。美学上的“比德”说及其对我国文学艺术的深广影响。  相似文献   
24.
《史记·屈原列传》有这样一段话:“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二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是这样注解的:夺,强取。与,是不给的意思。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提出了一些商讨意见。 1、对《论语》的“论”肯定了“论,伦也”的刘熙解释,不同意杨先生对此解的否定,同时也提出了“论语”应解为“富含事理的语言”也与杨先生解“语言的论纂”不同。 2、对“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及其它三个“夺”字解释多歧,认为不妥,提出这三个“夺”俱应解“失”、“丧失”。 3、对“后生可畏”及其它共六个“畏”字杨先生和刘俊田等俱解“怕”认为失误,这六个“畏”字俱应解“敬”。 4、对“足踮蹜如有循”的“循”认为宜解“逡巡”,不同意杨先生解“沿着(独木桥)走过”。 5、对“勿欺也而犯之”的“而”字认为不应解转折连词,而应解“能”“能够”。  相似文献   
26.
《红楼梦》杨继振藏本第三十五回有一小段文字讹乱殊甚,不堪卒读,如不仔细比勘,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该文花力气清理了这段乱麻,对造成讹乱的原因和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试图还它以本来面目。由此人手,通过对现存诸本的全面校勘,弄清了本回几个版本之间的亲疏关系。  相似文献   
27.
教育总是关涉主体和主体化,无法回避主体问题。在数智技术时代,人类主体转向一种数字化生存,并遭遇新的数字技术主体。这使得传统人类主体发生了衍变,由一种内在、实在、单一的理性能动主体转向一种外在、虚拟、混合的弥散主体。数字技术自身物质-技术属性与数字资本主义相结合促使了人类主体的异化,包括主体的物化与去社会化、商品化和自我异化。面对数智技术对主体的形塑,需重新邀请并革新主体教育,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数字素养,并承继自我技术的教育,以安顿、重塑主体。  相似文献   
28.
《离骚》“命灵氛为余占之”一节,讹误颇多,是小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笔以为,先前徐复先生对此所作的校勘及注释,论证精审,值得借鉴;惜乎学界仍多沿用旧注。本梳理历代注疏,并作再正。  相似文献   
29.
中国美学范畴有其独特性;从符号形态看,具有象喻性;从逻辑意旨看,具有浑化性;从动态演化看,具有衍生性;从理论旨归看,具有衍生性;从理论旨归看,具有功能性。这种“范畴特性”典型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审美思维和艺术把握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30.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