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14篇
科学研究   2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合同的成立是指订约的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违反合同的当事人要负违约责任,合同的成立分为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72.
合同自由是合同法中极为重要的原则,它产生于罗马法,形成于近代,并且仍被资本主义两大法系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通过更新合同观念,剔除反映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建立和完善关于合同自由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以及设置较多的任意性规范,体现了对该原则的坚持,但合同自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73.
"一稿多投"的著作权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理论认为并不合法的"一稿多投"现象在当今社会屡禁不止。与之有着密切联系的著作权法对之的规定在法律逻辑上又存在着混乱。在对这一现象的合理性从现实和法律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后,作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做出修改,正确地有区别地对待"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74.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红色,蓝色还是紫色?你知道爱尔兰人最喜欢哪种颜色吗?那就是"绿色"。看过了下面的文章,你就知道爱尔兰人到底有多喜欢绿色了。  相似文献   
75.
George 《阅读》2012,(6):46-47
我们总抱怨别人说话时没有修养,但是否注意到自己说话也同样不客气呢?英语中的"would you like"最适合表达真诚的建议或热情的邀请,我们不妨多多使用,一定会成为讨人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76.
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能做的。1980年3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弗雷泽要到墨尔本大学视察工作。按照常规,他的下属事先通知了校方,校方认真地组织着相关细  相似文献   
77.
佐佐  During 《音乐世界》2007,(18):27-27
"Easy短连载"偶像风暴第二波,邀请你一起来翻开"飞轮海的成长记事簿",让你超越零距离了解最真实的Fahrenheit。  相似文献   
78.
<正>邀请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礼节之一。邀请是指请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出席会议、参加活动等。那么,与人交往时,我们该如何邀请他人呢?请看下面的几个案例。个案一:邀请时,语言要得体王小恬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生,从小学到初中,她都非常优秀。初二上学期,王小恬光荣地当  相似文献   
79.
同行评议时间控制应贯穿学术期刊专家审稿前、中、后全过程,而“审稿中”的时间控制是同行评议全程管理中易忽视的薄弱环节。对于该阶段的进度控制,编辑部可通过扩充专家邀请数量、提前设置增审、压缩增审周期来影响审稿进度。本文将围绕这3种方法调研其实施现状,以反映审稿进度控制现状并发现问题。结果显示,大多数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仅等于要求回收意见的份数,审稿异常稿件需消耗1个审稿周期后才会被设置增审,审稿周期较长期刊的增审周期也未适当缩短,这些反映编辑部对处在“审稿中”稿件的时间管理处于近乎“虚空”的低干预状态。本文基于调研结果提出,期刊首次邀请专家人数宜大于要求回收意见份数但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确定提前增审对象及时间点;增审周期可控制在≤21 d;挖掘采编系统智能化辅助功能,减轻人力负担。多措并举,优化审稿进度控制效果,提升审稿运行效率,助力我国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建设。  相似文献   
80.
非真诚邀请言语行为即虚假邀请言语行为是非真诚言语行为的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该文根据Searle言语行为理论中的适切性条件具体分析了非真诚邀请言语行为的特性及其产生,并阐述了它的行为特征及语用功能。虚假邀请言语行为具有虚假性、共识性、共谋性、矛盾性和非公开性。虚假邀请言语行为具有交际功能和工具性功能两种语用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