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汉语成语是在语言的进化过程中沉淀下来而约定俗成的词组或短语,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对周围客观事物细致观察,反复认真地琢磨而总结、提炼出来的。其包含了透彻完整的思想内容,寓意深刻,生动形象,简练明了,折射出诸多的文化意蕴,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汉语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蕴含着从现象抽绎出的规律,从事实归纳成的理论,符合一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其中许多涉及到了化学知识的领域。把文学知识与化学知识结合在一起介绍,是一种新尝试。本刊将陆续刊出《成语中的化学知识》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2.
1火上浇油语源:《元曲选.无名氏(陈州粜米)二》,"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现意: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助事态的发展。还可比喻脾气暴躁。摘自:《中华成语词典》第317页。相关化学知识:成语所说的油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易燃的煤油、柴油、汽油等,而这些油都是从  相似文献   
63.
1火树银花语源: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原意: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现意:形容节日夜晚的景象。  相似文献   
64.
1.hair stand on end极度恐惧 注解:该习语源于《圣经》。在《圣经》第四章第14、15节中有“恐惧使我浑身颤抖,身上的毛发都竖起来”( Fear came upon me and treambling ... and the hair of my fresh stood up )。现该习语总是用来形容人恐惧时的感觉,与汉语习语“毛骨悚然”语意相同。  相似文献   
65.
字 【雷】(léi)雨部,13划。2008年最流行的网络单字.语源据称为日本动漫。黏度超高,主功效为动词,主搭配为“雷到”,其亲戚据说是单字“晕”。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晕”在体量上已过于渺小,于是,“雷”字应运而生.挺身而出。越来越多的小三们闻听自己的恩公挂了.心里的造句或许正是本字:雷——“雷隐隐,感妾心,倾耳清听非车音。”  相似文献   
66.
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很有必要,前提是要有一个包容从古到今各个时期文献的电子文献库.从我国目前电子文献库的实际情况出发,古词语较好考证,近现代词语较难溯源.因此,建立一个收集比较齐全的近现代汉语电子文献库,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这项工作会遇到种种困难,我们仍要为此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7.
各地方言的大量的例证证明,读音为huo或he的"和"、"活"、"火"、"豁"、"霍"、"合"等语素的词汇义在部分词语里已经虚化.在A+huo(he)和V+huo(he)式言语结构中,huo或he只有语法意义,具有明显的后缀性质.在对"温和"等词语中"和"的意义演变的历时考察中可以看出"和"由词到词根再到词缀演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重点论述了国外学者对阿尔泰语言学问题研究的主要情况。文章就乌拉尔—阿尔泰语言比较研究的缘起、语系的重新划分以及新的阿尔泰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尤其是就新的阿尔泰语言学领域的研究 ,主要围绕有关同构与对应的讨论、对语源的不同认识及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了扼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69.
关于六书“转注”的解释,主“音转”说的,其影响首推章太炎,其《转注假借说》及《小说略说》等驳正了戴震,段玉裁等“更互相注”和许瀚“同部互训”的转注说以及朱骏声的“引申说”,“类谓声类”等只是章氏立足于自己的认识的借题发挥,章氏的转注说除意义相近外,着重点在“语音”上。  相似文献   
70.
论假借义与语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借义与语源义在概念上迥然有别。假借义是字义的一种,与字的本义不相关。语源义是同族词所共有之义,就具体的词而论,即是该词的命名之义。语源义既可能是词的具体义项,又可能是某一义项的义素。在实际语言中,假借义与语源义有时又有一定联系。我们既不能将二者混为一体,又不应将它们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