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8篇
教育   14007篇
科学研究   1963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90篇
综合类   458篇
文化理论   156篇
信息传播   1903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842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543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75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901篇
  2014年   1976篇
  2013年   1419篇
  2012年   1493篇
  2011年   1452篇
  2010年   1201篇
  2009年   1100篇
  2008年   1000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34篇
  2001年   293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北京、上海等6省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实地调查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具有组织形式基层化,参与主体老年为主,组织管理居民自治与行政主导相结合,活动时间晨练1~2 h最多,活动内容文体一体化,活动场所非正规化,社区体育与单位体育相互交织等特点.  相似文献   
43.
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功能、目的和任务进行分析.阐明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是推动终身体育目标的必然要求.认为:1)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目标整合;2)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推动体育社会化进程;3)发展社区体育,促进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  相似文献   
44.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总结”的研究路线,采取主课题与子课题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我国高职教师的实情出发,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以及各部分教师组建和培养思路,以一所学校作为“实验地”进行实践,同时提出政府和学校应制定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45.
《实用礼仪》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开设《实用礼仪》课程教学,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礼仪行为规范.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自信心,可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用礼仪》课程教学中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6.
产学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处在一种自闭与半自闭的状态,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因此,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迫在眉睫。高职教学的社会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只有从教学形式上寻找社会化的契合点,实现高职教学形式的产学一体化,重构教学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7.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任务面临难得的机遇。走科、教、训一体化之路,必将拓宽办学途径,进一步突出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宜大胆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48.
<正>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李鹏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当前的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区域经济要在竞争中崛起,必须增强科技的“首位”意识,把科技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推动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