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4014篇
科学研究   510篇
各国文化   25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234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014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465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376篇
  2016年   552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2585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1951篇
  2011年   2572篇
  2010年   2480篇
  2009年   2468篇
  2008年   2673篇
  2007年   2174篇
  2006年   1847篇
  2005年   1984篇
  2004年   2366篇
  2003年   2951篇
  2002年   1413篇
  2001年   907篇
  2000年   1475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6 毫秒
71.
72.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73.
1978年安徽中学数学竞赛第二试的第3题是:过三角形的重心任作一直线,把三角形分成两部分,证明这两部分面积之差不大于整个三角形面积的1/9.本文先给出更有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将其推广到四面体中.  相似文献   
74.
75.
典型例题例1说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定义中包含着的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76.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提高创新能力。下面介绍与数有关的规律探索问题。  相似文献   
77.
在1993年全国高中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决赛中,曾有这样一道光学赛题:  相似文献   
78.
围绕元素周期表设计的图表数据型信息题不仅是一类情景新颖的能力型考题,也往往是各级考试中的"保留节目".下面选析几例:  相似文献   
79.
阅读理解     
With over 500 instructors and 20 years of experience, we are the leader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foreign languges. We now have positions open in Osaka starting September/October 2004 for instructors of English, German, Spanish and French.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