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7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赞赏,含有赏识、赞扬的意思,就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赞扬。它并不是学生做了好事后简单地给与表扬、鼓励,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在学生某种特定行为状况下,甚至是在犯错误的情况下,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放大,挖掘出其中的潜能,用积极的暗示引导学生不知不觉朝教育者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希望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就在那方面抓住孩子的优点不放,并运用赞赏策略去发展他的优点。一、获得赞赏是人类的心理需要我们已习惯了这样的做法:希望成绩好,就责备孩子成绩为什么这么差;希望孩子勤奋,就责备孩子这么懒;希望孩子遵守纪…  相似文献   
62.
新课程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而赏识教育的核心是赏识学生,多给学生赞赏和鼓励,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神奇的作用。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赏识教育却走人了另端,成了纯粹的“表扬”教育。课堂上,“你真棒!”“很了不起!”等赞赏性语言漫天飞,教师不分场合、不看对象、不辨真伪,随意评价,课堂严重发烧。  相似文献   
63.
“我对很多中国品牌颇为赞赏,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青岛啤酒。”8月8日,受邀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表达了对中国品牌的赞赏。  相似文献   
64.
为了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乐于学习、积极参与,教师必须注重仪表,做好语言功底,以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必须控制课堂内容,力争把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让知识简单易记。多媒体的应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参与,通过探索交流,体会学习的乐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5.
朱华贤 《江苏教育》2008,(12):32-33
这是一篇小学生的网络作文,当笔者下载后把它发给语文教师,要大家评价时,立即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这里先复制作文中的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而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理解不准确,目标不明确,心态不平和,就难免会出现“走极端”或者“扭曲”、“变味”的现象。如:为了体现这一“新型”的理念,教师忍痛割爱,放下架子,一味亲近学生,一味迁就学生,一味赞赏学生,以为这样就会缩小师生的距离,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就会感恩戴德地接受教师对其实施的教育,但效果往往并不如意。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不但没有建立以人格魅力为基础的威信,反而使原有的靠师道尊严撑起的威信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67.
自踏上工作岗位后,我在教育教学上十分投入,取得了不小成绩,受到了领导的赞赏,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许可。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收到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给我寄来的贺卡。唯有去年收到的一张特殊的贺卡.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影响和改变着我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68.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本性中,有获得肯定和赞赏的需要。教师真诚赞赏的话语,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心灵感应,能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  相似文献   
69.
品格赞赏台     
《小学生》2009,(2):46-47
闪光的品格小故事:你做过的最有意义最自豪的事一定还记忆犹新吧?帮过同伴、照顾父母、体谅老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有很多难忘的事情吧?在你记忆中。你做过的最美最亮最温暖的那件好事……把它们写出来.来我们的光荣榜亮亮相.让同伴向你学习,让同学更加了解你。字数200以内。附个人照片(分辨率300dpi),并写明联系方式寄给开心果姐姐。  相似文献   
70.
施哲 《家庭教育》2008,(7):26-27
亲爱的宝贝: 其实在你过10周岁生日以前,妈妈就好想好想和你说说心里话,可每次不是工作忙,就是话到嘴边不知该从何说起。所以,今天我稍稍理了一下思绪,我们一起说说话好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