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92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657篇
综合类   209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现象,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或者当发生运动性疲劳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继续保持原有的运动,使疲劳程度加深,导致力竭,就会使运动性疲劳变成一种病理观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中药饮品对大鼠生化、形态学和细胞凋亡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中药饮品的功效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科学数据。方法:SD大鼠48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运动疲劳模型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除对照组以外、余三组均进行运动跑台训练。实验组中药饮品灌胃。运动结束后,大鼠取骨骼肌检测。结论:两种中药饮品能够有效降低降低骨骼肌中的MDA含量,增加骨骼肌的总抗氧化能力。增加大鼠海马的总抗氧化能力,减少MDA含量。阻止caspase-3的活化,最终达到对抗细胞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针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产生疲劳的特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现场观察法,针对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并从运动营养学的角度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最大可能地在最短时间内,运动员可以消除运动性疲劳,加快机体的恢复,从而保证运动员的训练可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94.
<正>对于水平三的耐久跑教学,应该以运动性认知为主线,以不同的练习形式让学生体验并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能够在练习中正确运用,通过直道跑与弯道跑的对比,让学生感受身体姿态的变化,并且知道离心力与身体变化的关系,最后形成正确的弯道跑技术动作。通过创新的体验与练习,拓展体育课程资源,将枯燥、无趣的耐久跑教材变得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由于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很强的表现欲望,笔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以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为例)时,以肢体运动与呼吸节奏相配合,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CUBA赛事间歇中运动员大强度训练期间服用泰山赤灵芝口服液的实验研究,表明泰山赤灵芝不仅能提高运动员机体的细胞免疫,增强体液免疫,而且能有效的防止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期间由机体免疫机能的下降而增加受感染疾病的风险、降低运动损伤;在提高训练效率的同时,可以通过运动员体液中免疫球蛋白中的各类Ig的检测指标的变化有效地监控训练。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长时间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电图、心音图和心肌梗死面积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心电和心音信号在运动性心肌顿抑 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2只,体重(238.30±13.44)g,随机分为对照组(C,n=6)和运动组(E,n=16)。E组大鼠于跑台以21 m/ min,+10°坡运动至力竭,监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至24 h的心电图和心音图,于运动后24 h进行左室前壁心肌坏死面积分析,根据是否出现运动后 心电异常将E组大鼠分为心肌顿抑组(ES)和非心肌顿抑组(NES),比较各组心电、心音指标差异。结果:ES组在运动后1.5~3 h大鼠心电图T波和心 音图S1幅值与运动前相比出现明显下降,且与同时相NES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至运动后24 h时上述变化基本恢复正常;NES组运动前后T波和S1 幅值无明显变化;ES和NES组运动后心率均出现显著上升,2组间无显著差异;ES和NES组运动后心音图S1/S2与运动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组间 亦无显著差异。C组、ES组和NES组的心肌坏死区比率分别为17.9%±14.95%、29.1%%±13.91%和21.3%±11.47%,两两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结论:心电图T波幅值和心音图S1幅值可作为评定运动性心肌顿抑的有效指标,其反应的运动性心肌功能障碍主要发生在1.5~3 h之间;心率 和心音图S1/S2不是评定运动性心肌顿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7.
运动性疲劳一直是足球运动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对于足球运动中的运动性疲劳的出现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切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本文为足球运动中的运动性疲劳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正冬训是高三体育生提高成绩的关键环节,然而,在这期间有很多事项值得注意,不然会影响训练效果,影响学生的前途。一、腰疼腰疼是影响训练效果的第一杀手,因为腰部是人体的核心部位,如果腰疼了,运动员将什么也干不了,只能静养,而且好得慢,影向训练的正常进行。腰疼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力量训练时技术动作不正确造成的,如:进行深蹲时,不是先立背,而是先立腿,导致腰椎四、五节突出,学生不能够正常训练。二、骨膜炎小腿前侧胫骨骨膜炎的发生,主要是跑或者跳的着地技术不对,或者跑跳的训练内容太多,身体不能及时得到恢复,就又进行下一次的大运动量训  相似文献   
99.
运动性贫血是指由于运动训练或比赛造成单位容积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值低于正常值的现象。运动性贫血诊断的标准是:男运动员的红细胞数目低于4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低于12克;女运动员红细胞数目低于3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低于10.5克。一旦发生了运动性贫血,运动员经常会感到周身不适,头昏、眼花、力不从心、食欲不振,运动时易出现心悸、气促、心率加快、容易疲劳、训练质量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0.
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并在室外借助于场地、器材来实现教学目标。它本身具有运动性、对抗性、激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危险性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据教育、公安和卫生等部门的统计,学校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60%与体育教学活动有关,因此体育教师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