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考是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和选拔性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若疏漏了一些中考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点,会让学生在中考中失去全面发挥的机会.作为数学教师,要深入分析这些疏漏的知识点有什么特点,在有限的中考数学复习时间内,在夯实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帮助学...  相似文献   
92.
同学们使用的数学课本是国家组织一流教育专家、学者精心编著的,其中许多例题、习题不乏典范性、代表性和可发展性。课本是同学们学习的主要工具,自然应该作为高考命题的“策源地”。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也必然起步于基础。在每一年的高考试卷中,都有一些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好题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93.
试论高校合格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格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的关系合格性考试与选拔性考试都是检测应考者知识、技能或水平的测试方法,借以获得客观、真实的反馈信息,二者对试卷都有信度、效度、难易度和区分度的要求。对高校学生群体来说,参加两种考试所得的成绩肯定有差异,因此都具有测评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94.
当前在思考教育评价的改革过程中,普遍的思路和做法是从评价本身来寻找改革的出路,这只思考了评价问题自身的内部理论方面问题,实际上教育评价最终要为社会教育实践服务,外在的社会实践对教育评价改革本身是有制约作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当前单从教育评价来思考教育评价改革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出路,因为来自评价外的社会制约因素往往对评价改革有更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选拔性教育评价这一社会影响很大的评价工作,任何的改变都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我们除了从评价本身来思考如何改革外,更应该尊重来自社会对评价改革的意见,从评价的外部影响因素来思考改革,更好地解决复杂的人与薄弱的教育评价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5.
《语文教学之友》2006,(4):33-34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为减轻初中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地普遍将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简称“两考”)合并成一次考试。初中毕业考试是衡量初中生学业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升学考试是以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高中段各类学校招收合格新生的选拔性考试。由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考试性质和目标不同,这对“两考”合一的命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考试要求学科命题控制难度,体现基础性;而升学考试则要求试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有必要的区分度,对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适当拉开距离。对此,不少人的理解就是在一套试卷中要有足够的所谓“送分题”。  相似文献   
97.
学生评价模式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生评价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既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学生评价一般由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方法组成不同的评价模式(如选拔性评价、教育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体现出不同的教育评价功能。就学生评价模式而言,应把选拔性与教育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的需要得到有机统一,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以便更好地促进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
高考改革:反思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与基础教育的有关的所有环节中,没有哪一环能像高考这样牵动整个教育体系,牵动千千万万个家庭,牵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每年的高考对于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来说,是一次确定人生方向的决战;对上千上万的中学来说,是办学成败优劣的一次大检阅;对于商家和出版社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商机;对于传媒来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行政领导来说,是一次政绩和民心的考验。因此关于高考的议论向来沸沸扬扬,多数的议论对高考持批评态度,有的批评高考的方式方法①,有的指责高考的内容和试题②,有的质疑高考的公正性③,更有不少批评把高考当成加剧应试教育的…  相似文献   
99.
考试漫议     
钟坤杰 《云南教育》2001,(20):45-45
教育过程离不开考试,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考试从内容、要求到形式亦有种种不同,有水平考试、选拔考试,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还有口试、笔试等等。作为检测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都使我们对考试不能不予以重视。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演越烈,人们对考试,尤其是对选拔性考试的关注也就越来越重,以至于被看作是教育改革的瓶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跨越的障碍,有所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之说。据《中国商报》载,印度教育部门负责人乔希近日表示,印度政府有意取消现行的基础考试制度。具体来说,印度学生…  相似文献   
100.
高考有两种功能:选拔性功能,为大学选拔新生;导向性功能,对高中学习起导向作用,前一种功能要求高考有较好的区分度,便于选拔。后一种功能要求高考试题应与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路一致,重视对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考试大纲》中说:“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