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王芹 《中国档案》2006,(4):18-19
“公报”一词可以理解为两种不同含义的概念。一方面,公报是文种名,是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其领导人,在发布有关重大事件、决定事项或会议情况等正式公开报道时,所用的宣告文种。198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规定:“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这是从法规上将公报明确规定为文种的开始。另一方面,公报还是政府定期发行的一种公开出版物,也是国家重要公文的发布形式。如国务院公报。从公报的源流来看,我们今天的政府公报。  相似文献   
12.
传送信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在原始社会,古代先民就已经采取语言和符号来交流情况和感受,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新闻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从翻阅古籍中,略可以觅到古代新闻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线索本文对我国古代新闻报纸及新闻活动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播古已有之,研究古代的传播途径,对于今天进一步健全传播途径有借鉴作用,在前后纸时代,人们从史官所著正史,封建社会政权内部发行的邸报、露布中接受新闻。此外,文人笔记,民间所办非法小后,口头传播等各种形式,也是新闻传播的渠道。其中,文人笔记的内容与今天报纸最近似。  相似文献   
14.
孙琳园 《新闻世界》2009,(10):106-107
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是一部以官方性质的邸报为主线,加有其他报纸形态及性质的发展史。其中,《京报》为民间经营、翻印邸报内容以及具有一定合法地位的明清时期报纸形态。《京报》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报纸由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发展的一个过渡。本文探究了《京报》在其演变过程中的特点,揭示了《京报》在我国古代报纸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宋代小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北宋时期我国诞生了最早的民间报纸--小报,本文认为,宋代小报的内容和传播是对邸报和封建统治的反抗,与此同时,封建政府对其大力查禁和收编,但由于小报的反抗是实质性的而非风格上的,故而一直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16.
在欧阳修生活的时代,国内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文学上的成就辉煌。欧公时代邸报、小报唱主角,另有政府部门发布的“榜”。中国古代报纸在宋代是处于最发达的时期。在这样一个锦绣时代,新闻事业和文学一样,同样成为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硕果累累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李彬 《新闻爱好者》2012,(17):44-45
自2001年调入清华执教,我有幸结识了不少青年才俊,李漫博士就是其中一位非常倜傥之人。20多年前,他以少年大学生来到北京,感受了未名湖的沉静与波澜。之后,备尝人生甘苦,又投在北京广播学院蔡帼芬教授门下受业,继而考入清华,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前夕,作为导师,我曾为他写下一封推荐书:  相似文献   
18.
报纸刊布公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进奏院状,之后经历宋明邸报、晚清官报的发展,至民初公报,利用报纸传播公文这一新的公文发布方式,终于正式进入国家的行政体制.这种公文发布方式,不仅提高了公文传播的速度,也开辟了传统公文转型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早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采风。可以说,这是我国新闻事业的最原始形态。布告与露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传播媒体。所谓布告,即布告天下的政府文告,在固定地方悬挂与张贴。露布则主要是帛或木板,露面宣布,欲  相似文献   
20.
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它构成了官方体制运作的一个链环,在一定程度上亦成为士大夫之间交流的平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干预和影响,邸报所发挥的社会功能是相当有限的。本文在宋代邸报的新闻活动基础上,考察与分析宋代邸报的政治信息传递与以士大夫为读者群体的关系,提出邸报始终代表朝廷的政治传播方向,最终目的是稀释不利朝廷的信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