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34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秦汉刑律将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区分为斗伤人、贼伤人、殴伤人,有清晰的入罪标准和保辜规定,在量刑时考虑到了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亲属、尊卑、上下级关系:对卑幼、下级处罚重于普通人,对尊长、上级的处罚则轻于普通人.  相似文献   
62.
一般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严刑峻法越来越不合时宜,量刑轻缓化成为一种趋势。可是,如果从通货膨胀角度考虑,有些看起来轻缓化了的刑罚,实际却是加重了刑罚。1997年,一位王姓青年在北京盗窃电缆,价值4000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2007年,一位刘氏青年盗窃北京某公司一台笔记本电脑,价  相似文献   
63.
环境犯罪是1997年新《刑法》规定的一种新的特殊类型的刑事犯罪,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犯罪的相关制度存在着某些不足。通过深入分析环境犯罪量刑制度,提出进一步完善其相关制度的建议,以期促进环境刑法的完善和发展,让其更好地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量刑建议制度是检察机关有效制约法官量刑裁量权,加强刑事审判法律检察监督和保护受害人的重要保障。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的三个司法解释确立了量刑建议制度,但相关立法还存在问题。因此,为保障量刑建议制度功效发挥,我国应针对问题而完善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65.
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量刑的公正性逐渐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量刑建议作为量刑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实践中,都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各地检察机关都不同程度地开展量刑建议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制定了相关法规,这些举措无疑都为量刑建议的改革、量刑程序的规范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建立在传统"定罪量刑一体化"模式上的改革,都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未能给量刑建议提供独立的空间,并未真正实现量刑建议的价值作用。因此文章在独立的量刑程序语境下,针对量刑建议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6.
本文通过对"从宽量刑"在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来阐释中国古代刑法的特点,揭示中国古代刑法的实质,并对中国古代刑罚"从宽量刑"的界定进行深刻探究,并分析其对现代法律制度制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当前,社会公众对受贿罪的量刑产生了强烈的失衡感。判断受贿罪量刑失衡状况是否存在,不能只凭感觉,而须以生效裁判文书以及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对影响受贿罪量刑结果的各类因素进行定量研究。从定量分析结果看,影响受贿罪量刑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受贿数额;但受贿数额十万元以上的案件量刑失衡明显,且数量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贿罪法定量刑幅度设置不合理。因此,有必要修改将受贿数额直接写入法条的立法模式,代之以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与情节严重程度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并在司法解释中确定相对具体的数额范围,以实现量刑均衡。  相似文献   
6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反腐败境外追逃法律机制逐步完善。但从境外追逃执法和司法实践看,境外追逃中常规适用的引渡措施仍面临瓶颈问题,缺席审判程序的追逃功能有限,境外追逃量刑承诺的法治化程度有待提升,境外羁押期限的刑期折抵问题有待明确。为促进追逃防逃追赃机制的一体构建,应拓宽引渡措施的适用渠道,以制度创新破解缺席审判适用难点,促进境外追逃中量刑承诺法治化发展,明确境外羁押期限的刑期折抵情形,进而促进境外追逃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9.
70.
《莆田学院学报》2017,(3):31-34
界定"以自首论"的概念,指出它是自首情节下派生的一种量刑情节,同一般自首的区别主要在于它采取的是被动地向司法机关供述罪行的行为方式;"以自首论"同坦白都处在被动情形之下,只是二者供述的内容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度不同。阐述"以自首论"在客观构成上要求犯罪人主动向有关的司法机关如实供述他还没有被掌握的其他罪行,"如实供述"应是据实地交代自己所实施的还没有被发现的触犯法律的行为;对"司法机关"要作弹性理解,犯罪人能够接触到的、与案件有关联的一定地域内的有关机关都应符合要求;犯罪人供述的"其他罪行",是要与已被追诉的罪行无因果联系即可,而不应限定在不同种性质罪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