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40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铸剑》是一篇心理成长小说,其艺术魅力在于社会主题与自我表达的完美融合。在文本表面社会复仇的叙事框架下,隐藏着鲁迅饱尝现实黑暗,由最初的善良优柔而日益愤世冷严的心理成长历程。“眉间尺”与“宴之敖者”分别是其“原初自我”与“社会自我”的隐喻化身,两个“自我”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相互冲突与奇特共存,对理解鲁迅作品及其丰富复杂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汶川地震,国人之殇。而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众多老师用自己的生命点燃了人性的辉光。他们闪耀在废墟乏上的不朽师魂。让我们崇敬和骄傲。伤痛还未平息,教育仍将继续,我们特别发这组文章。借以表达我们向逝者崇高的敬意和向站在重建岗位上的灾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衷心的慰问。  相似文献   
73.
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地震突袭四川,大量房屋在倾刻间倒塌.几万条生命在瞬间陨灭,举国哀悼.世界震惊:在校园遭速突发的巨大灾难之际,我们的人民教师第一个站了出来,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铸就了当代师魂。  相似文献   
74.
灾难发生时,广大教育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迅速疏散、转移学生,保护学生的安全。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赞歌。灾难过后,他们振作精神、不等不靠,继续投身灾后重建活动中,为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顽强拼搏、群策群力,尽职尽责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75.
高枫 《广西教育》2008,(25):1-1
老师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广西师范学院隆重举行2008年教师节师德论坛,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第24个教师节的到来。首先,我代表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向在座各位老师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76.
李珍刚 《广西教育》2008,(33):31-32
9月10日,自治区高工委、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师德论坛”,有关专家、教师在会上作了发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更要注重师德建设。为此,我们选取了部分优秀教师的发言,希望他们的发言对广大教师增强师德观念,树立师德楷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7.
报纸     
人民日报大爱铸师魂把生的希望献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大灾面前、生死关头人民教师做出的无悔抉择。他们用大爱诠释什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用大爱铸就永远的丰碑、不朽的师魂。人们不会忘记这样的老师,危难时,他们用大爱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  相似文献   
78.
《铸剑》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主题的变奏。它既包含了作者对宴之敖这一形象所寄寓的理想和信念:也涉及到了作品中各个不同的个性面对现实生存处境的演变;还表达了对人的灵魂的裂变的深刻关注。除此之外,作者对上流社会的憎恶,对愚昧落后的庸众的奴性心理意识的批判等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79.
张冬梅 《文教资料》2008,(31):13-15
本文通过分析鲁迅作品<铸剑>的题目和人物形象,对作品复仇与消解的主题和鲁迅式的复仇观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80.
《课外生活》2008,(12):30-31
<正>高山流水传说在先秦的时候,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里弹琴,樵夫钟子期听了竟能领会这音乐"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叹:"钟子期的心灵与我是相通的。"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为失去了知音而悲痛,从此不再弹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