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8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陈井国 《小学生》2013,(1):10-10
具有艺术性的评价语言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在课堂上,教师的口不仅要流出知识的溪流,而且还要寻找适合学生的评价语言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的能力。因此,恰当地运用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评价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有效利用课堂语言评价,营造课堂氛围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分析《中庸》的第二十二章内容,并结合生态美学中"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个基本问题,从天、人、物三方面的角度来展开论述生态美是如何实现的。论文以"至诚"作为生态逻辑的基点,到"尽其性、尽人性、尽物性"生态逻辑的展开,最后实现"与天地参"的生态逻辑的旨归。《中庸》第二十二章的生态逻辑展开从"尽其性"的人自己的生态平衡开始,在此基础上推动到"尽人之性"的社会生态平衡,再以此为基础推动到"尽物之性"的自然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03.
孙丽丽 《小学生》2013,(4):18-18
作文教学,如果面对的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效果肯定不好,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挖掘其内在写作潜力,写出个性,充满真情实感,让作文回归生活,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亮点,我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初步的尝试。一、激发写作冲动,给学生自信、愉快的写作空间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4.
徐一凡 《学语文》2007,(1):33-33,37
历史长河中,魏晋南北朝是个飘逸自得与动荡不安共存共生的时代,就像无比美好而躁动不安的青春期。在这段中国历史的青春期里,建安七子、何晏、王弼、刘琨、郭璞、潘岳、颜、谢进行着空前美好又意味深长的生命舞蹈,留给我们无与伦比的感动和启发。而阮籍,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强烈地执著人生,穿梭于魏阙与竹林之间寻找精神家园。承担着崇高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5.
“预谋”     
覃军庆 《广西教育》2014,(44):49-49
正电视里出现了这样一组镜头: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一块磁铁摔到了地上,磁铁裂成了几块。小朋友怕被大人责备,偷偷地用透明胶把它粘连起来……我心里忽然若有所悟,我不是正好要上《磁现象》这节课吗?这天是我的物理课,我拎着满满一大筐实验仪器走向九年级(2)班的教室。刚进教室,就听到学生兴奋地议论起来:"这节课又上实验啦!""做实验,哈哈!""那不是吸铁石吗?我家里有这个,我会玩!"  相似文献   
106.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思维的活动,是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充满智力挑战、怡人性情、益人心智、变化气质、滋养人生的精神漫游,只有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有益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变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了,它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概念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  相似文献   
107.
肖满省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1):13-17,22
陈第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学术上也有突出的贡献。在易学方面,他的《伏羲图赞》借易图以阐理,大胆创新。他不仅在义理、象数方面取得了特异的成绩,还运用自己所擅长的古音古义研究,撰成《杂卦传古音考》一文,在易学研究领域里开出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8.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语文是富有情感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相似文献   
109.
赞可夫认为:"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环境,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实,学生在课堂上最爱小声说话,合作学习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表达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0.
《魏晋胜流画赞》是顾恺之一篇非常重要的画论。对于此文的真伪也多有争辩,然而殊少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进行辨析。从文体的角度来看,《历代名画记》中所存《魏晋胜流画赞》实为顾恺之赞序集佚,由此,《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是否题目互误的讨论也将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