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2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1921年前后的李达,在动荡的历史中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担任党中央第一届宣传主任之后,大力开辟和发展党的宣传阵地,为扩大我党的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坚持这一原则。他对20年前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予以大力支持,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胆识与气魄。今天,认真学习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培养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系到青年茁壮成长和国家繁荣昌盛,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场所,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存在着培养主体分散、培养对象动力不足、培养内容粗泛、培养方法陈旧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应以党委统领,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员素养,增强内在动力;联系时代特点,深化教育内容;变革教育方法,搭建网络平台,致力探寻高校“青马工程”有效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4.
合唱是一种声乐演唱形式,指的是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按照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音乐产生于劳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最初的音乐是与劳动结合一体的在古代集体劳动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劳动动作,为了减少在劳动中疲劳,以及因感受到劳动的欢乐而发出某种劳动呼声,那就是初期的歌唱。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终结之后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学界对这一思潮还存在一些界划分歧和边界争议,不过,这些分歧和争议正表征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6.
新时期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质及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必然有其时代特征和内涵。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质、知识特质、能力特质扣道德特质。高校应从加强理论学习,丰富实践平台,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共同构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37.
2009年4月17日上午,黑龙江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理论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黑龙江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推进会在哈尔滨理工大学隆重召开。黑龙江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理论研究会名誉会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衣俊卿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团省委副书记王淑滨主持。  相似文献   
38.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高校团委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在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了贵州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工作机利.  相似文献   
39.
文章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切入,阐明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观念)总和或思想(观念)体系,是理论的,概念的.把文学看成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从政治学、社会学或哲学的角度也可说是"外"角度方面来研究文学,是把文学当成概念化、理论化、功利化、非审美的东西.如果从审美学的角度来说,理论化的意识形态不是审美的,而审美的对象不包含理论化的意识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伊格尔顿、马尔库塞等也企图把审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结合起来,然而他们也并没有提出意识形态是审美对象,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笔者认为,当下文学理论界几乎都认同的"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观念或命题是不能成立的.但我们并不否定文学是审美的,换一个角度来考察,也即从文学研究的"内"角度或从它作为审美价值的载体来看,文学的确是审美的.从内外角度研究文学也是中国现代百年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个优秀传统,而强调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考察文学的内外的两个角度是不能混淆的,把文学说成是审美意识形态实际上是把两者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40.
正如靳辉明教授所指出的,"至今尚未触底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财产’这一概念纳入了社会理论的范围。按照卡尔·马克思所言:财产一直被认为固定不变的,现在却烟消云散了。正如这次经济危机所揭示的那样,在言辞表述层面上来说,它已不再恰如其分。在不断变化的时空中,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考量财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