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面向未来,需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建设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科技强国贡献高校力量。  相似文献   
22.
23.
课程建设是大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课程目标的设定直接服务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利用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课题组开发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NSSE-China)测量工具,对"985"院校和国内C大学的"课程认知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并与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RU/H)进行比较,用客观的数据直观呈现"985"院校课程教育认知目标的现实状态及其与美国同类高校之间的水平差异。结果表明,"985"院校课程认知目标达成度与RU/H有较大差距,高阶认知目标达成度明显偏低。为此,应大力加强高阶课程认知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24.
刘超 《教育文化论坛》2011,3(4):136-136
民国时期的清华原本是预备学校,虽有盛名,但学术起点并不高。南京政府成立后,当局为培养建设人才,知识界为实现学术独立,遂联手进行了一系列努力。清华是其中的典型个案之一。经过惨淡经营,清华在短期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长为近代化大学,并最终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1934年初步定型为止,清华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25.
《科技风》2014,(2):1-2
计划的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6.
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要适应学校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长期发展目标,必须有相应的举措.从研究生课程设置、培养环节、教学内容和方式、自主学术创新的改革入手,将"211"、"985"研究项目纳入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其他相关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7.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师资队伍。特聘教授作为高校外聘教师队伍中的重要部分,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重要补充力量。本文分析了特聘教授队伍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必要性,梳理了特聘教授聘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特聘教授的聘任管理廓清思路。  相似文献   
28.
探索机制创新,推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琳  朱鹏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64-166
科研团队建设是推进学科发展、提高大学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探索机制创新,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富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科研团队,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9.
北京理工大学具有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荣传统。近年来,学校党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提出“在改革中完善,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开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党的建设新局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努力使党建工作更加符合学校改革发展需要,更加符合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30.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96年,学校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如今四年快过去了,华东师范大学通过“985工程”建设有了哪些新的变化?在引领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方面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在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能力为中心,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进程中,又有哪些思考与实践?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